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信息公开目录 > 小溪乡 > 工作动态 > 政务动态

江西:赣南“丰”景美如画

访问量:

江西:赣南“丰”景美如画

2022-11-21作者:温居林 陈缘缘 吕诗俊

又是一年丰收季,瓜果飘香粮满仓。眼下,赣南大地处处“丰”景醉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这些关于粮食生产的话很打动我,更坚定了种好粮食的信心。”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凤岗村种粮大户李福荣干劲十足,今年他流转的270亩土地全部种植水稻,迎来了丰收。这些天,他正在谋划今冬明春的“田间大事”。

今年秋粮生产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全市各地抓田管、保面积,战旱情、保丰收,扎紧“粮袋”、端牢“饭碗”,赣南农民付出了辛勤汗水。今年,赣州市落实晚稻面积271.5万亩、秋杂粮面积15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

铺就助农增收幸福之路

“一亩油菜能够收获200斤左右的油菜籽,可榨油30多公斤。今年的菜籽油价格也不错,达到了26元每公斤。刨去成本,仅油菜一项,我就会有5万多元的利润。”信丰县西牛镇中星村种植大户朱清云说。西牛镇中星村粮油争地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个问题,去年入冬开始,镇里积极推广“油菜+水稻”轮作模式,引导村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3000多亩,待油菜籽采收后再种植稻子。“稻油”轮作、一田多用让农田得到了高效利用,收割后的油菜秆子被耕入土中,还能增加土壤的养分,为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让当地大部分稻田干裂,但高标准农田的农作物生机盎然、稻香四溢。“镇政府推行水稻薄露灌溉技术,采取‘一喷多促’等方式,帮我们战胜了旱情,保住了生产。”正平镇联合村种粮大户袁海鹏告诉记者。

正平镇联合村高标准农田是信丰县高标准化农田之一,种植面积1200亩,农田采用节流灌溉等管理方法,保障了农田的亩产量。目前,信丰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万亩,涉及15个乡镇、124个行政村,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格局。今年,该县早稻种植面积达196130亩,晚稻种植面积291700亩,农田粮食亩产增加90公斤以上。

“这几年,通过种田,我们家盖新房、买小车,日子越过越舒坦,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宁都县竹笮乡的种粮大户温伟清笑道,他去年种了600多亩水稻,挣了60多万元,尝到甜头后,今年又流转了1000多亩稻田。依托种粮好政策,他不仅获得了各种补贴,还通过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掌握了不少现代化种植技术。

政策给力,农民种田获利多。不仅宁都,在赣州市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像温伟清这样的种粮大户,他们扎根在农村沃土,享受各项“粮”方“粮”策,种粮食、干农业,带领周边村民一道解锁丰产增收“密码”。

插上粮食丰收“科技翅膀”

兴国县高兴镇文溪村,植保人员刘远志通过手机,就可以连线稻田中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田间水稻情况。

“有了虫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就能准确地掌握虫卵孵化的高峰期,并精准歼灭虫卵,减少生物对农田庄稼的破坏。” 刘远志介绍说,分布在全县的5个监测点,能实现“虫脸识别”并自动标记分类,完成虫情信息以及害虫的定向诱集、分类统计等功能,对虫害问题进行及时监测预警,全面提高兴国县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民种粮效益,真正实现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田生产生态协调。

在宁都县对坊乡营上村稻田的上空,植保无人机飞驰而过,正在实施监测作业;地面,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收获片片金黄的稻谷;各粮食仓储中心,专业机械化烘干设备正高效运行。

“我流转了300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样300亩地,只用了4个劳力,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节约了20%左右的肥料、30%左右的水。”该村种粮大户郭炳生看着“智慧秋收”场景,高兴地说。

宁都县近两年大力引进新型适用农业机械,推进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和宜机化改造,以提高农作物和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加速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如今,一批卫星导航系统、飞防无人机、大型智能播种机和收割机等农机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去年,该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逾80%。

近年来,赣州市树牢科技兴农理念,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和农用无人机使用率,积极推动各地智慧农业发展,提高种粮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目前,全市拥有微耕机近12万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12年的289.73万千瓦增加到2021年的357.29万千瓦,九年年均增长2.36%。

推进农业生产向优向绿

在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的稻田里,一只只青蛙正悠闲地匍匐在稻根下,蛙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水稻都可以不用打虫了,青蛙变成了水稻的守护者。”该村“虎蛙稻”创立者曾华林说,除了引进30多万只“吃虫冠军”海南虎纹蛙,还在稻田里养了甲鱼,研发出了“蛙鳖稻共作”种植技术——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通过生态农业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形成“稻育蛙、蛙吃虫、鳖松土、蛙鳖稻共生”的生态链。预计今年可产出商品蛙120万只共10余万公斤,今年仅蛙一项,就可创造产值近500万元。

石城县高田镇岩岭村是一个以传统种养为主的小村庄。走进稻田,记者看到金灿灿的稻穗底下,几百条鲤鱼穿梭其中,溅起阵阵水花。

“酒香也怕巷子深哩!我们村养殖‘稻花鱼’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末年,品质好,但一度无人问津。”村民何英善告诉记者,县里出台政策激励帮扶后,村里有了致富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社助民增收,“稻花鱼”养殖实行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解决了销路与技术问题,今年“稻鱼共生”项目共280亩,预计总收入35万余元。

“每年3月至7月,我们就种植莲藕,依托荷花景色发展乡村旅游;7月至12月,莲藕收获后,茎秆、荷叶翻耕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轮作种植水稻,减少了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栽种的水稻绿色高产;12月至来年3月,冬种油菜,结合旅游项目打造油菜花品牌。”大余县青龙镇二塘村村民庞为民说,夏有莲田荷花、秋有稻田风光、冬天满地菜花黄的田园景色,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二塘打卡,“藕稻花”共作新模式有效带动了村里的农旅融合发展。

这些年,崇义县上堡乡坚持“在开发中治理抛荒、在保护中开发梯田”,抓住用好上堡梯田先后获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入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契机,积极探索把梯田大米等品牌特产卖出去、把世界各地游客引进来,走出了一条农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今日赣南大地,干部群众沐浴党的二十大东风,正聚焦“三农”工作,抢抓机遇、铆足干劲,积极培植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