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展规划

关于于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访问量:

关于于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211

在于都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继发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于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和于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面完成,县域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发展,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300亿,达318.0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3.19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5.8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9.05亿元,增长10.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2020年的11.538.250.3调整为2021年的10.439.650.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增长5.8%(新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6%出口总额增长51.2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6276元、14406元,分别增长8.8%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1.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2%。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现代农业提速增效。一是农业更强。全年粮食产量达4.37亿斤,同比增长2.7%。油茶、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29.2万亩、5.4万亩,均稳居全市第一。肉鸡出栏达3840万羽,生猪出栏超40万头。富硒产业一体化推进,富硒产业基地达4.1万亩,完成富硒农产品检测认证51个、富硒产品商标注册5个,富硒大米企业标准获评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发布《于都富硒脐橙团体标准》,品牌突出、龙头引领、产业健全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于都县被列入第三批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二是农村更美。推行农村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8座、垃圾中转站8座。做好“四化”改造,完成新农村建设点384个。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打造“五美”乡村振兴示范点162个。三是农民更富。培育县级以上合作社19家、示范家庭农场16家,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3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全县357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

工业产业提档升级。一是规模更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33家,总户数达181家,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增长16.7%。于都获评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创新示范基地,全年新增规上纺织服装企业24家,全行业产值达602亿元。硅基金黄光产品上线畅销,光电电声类规上企业达29家,全行业产值突破70亿元。杭萧钢构区域总部落户于都,累计推广装配式建筑300万平方米,全行业产值达30亿元。二是平台更实。FDC时尚产业综合体、北京服装学院(于都)培训中心、武汉纺织大学于都牛仔产业研究院、省级检中心等投入运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中国服装论坛创新峰会,纺织服装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天键电声入选第四批市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三是科技含量更高。江风益院士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顺利建成。杭萧钢构装配式钢管束结构工程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赢家时装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我县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企业研发经费达5.25亿元。

现代服务业提质扩面。一是文旅发展更快。“于都县新长征红色之旅体育旅游精品线”获评“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于都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案例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项目顺利推进,红军小镇基本成型,雩都古城、客家文化大观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省4A级乡村旅游点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年接待游客997.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72亿元二是消费活力更足。全省县级首个万达广场如期火爆开业。全年新增市场主体约2.13万户,增长33.2%。全年网络零售额达25亿元,增长30%,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是金融服务更优。九丰能源成功主板上市,天键电声深交所上市在审,东祺鞋业完成股改,“映山红行动”走在全市前列。累计为824家企业发放贷款123.92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23亿元、376亿元,存贷比达88.9%,创历史新高。

(二)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创”。兴泉铁路正式通车,于都再添快捷出海通道。起元大桥、雩都河大桥开工建设,思源大道、桥头路等建成通车,新(改)建乡村道路117公里。窑塘水厂(一期)竣工投产,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427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8座、垃圾中转站8。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顺利点火,马安风电场有序推进新(改)建10千伏线路56.17公里、低压线路143.28公里。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300个,建成5G基站686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个、城区农贸市场6个、棚户区改造1280户,新增停车位2269个、电梯梯位20个、养老点位182个、公共厕位179,城市功能与品质显著提升。禾丰镇、祁禄山镇成功列入第三批市级示范镇。

(三)改革攻坚步入新阶段。“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项,调整76项、承接上级人民政府下放(含委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5项、下放(含委托下放)乡镇行政审批事项87项,构建了县乡扁平化审批体制。新政务服务大楼投入使用,梳理实现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共999项,办件96万余件。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大湾区,出台56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不见面开标”“一网选中介”等改革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1.2亿元。是北上南下成果丰硕。省人大财经委、省发改委等28个省直单位专项为于都出台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共争取上级无偿资金52.69亿元、债券资金16.34亿元、用地指标4277亩,均稳居全市前列。外出招商116批次,举办招商推介会45场,签约项目90个,签约资金达364亿元。

(四)生态文明展现新作为。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全县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2微克每立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均保持100%。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以上,贡江出水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标准,水质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9.8万亩,建设县级“森林四化”基地3个、国有林场场外造林基地1个。完成人工造林1.26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退化林修复3.14万亩、封山育林2.48万亩,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创建省级乡村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村庄5个,获评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县。

(五)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一是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成各类学校15,新增学位13055个;县职业中专被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A”档优质学校,新长征技工学校顺利开学;教育“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新区人民医院、新区妇保院、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同年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升级改造,新增床位124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5.9张;南昌大学一附院于都院挂牌运营县妇保院升格为三级专科医院;县人民医院连续多年在全省医疗综合服务能力评价排名县级医院第一、三级综合医院排名前十。二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增城镇就业5633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840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人均每月不低于765元、515元,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2.3亿元实施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建成90余个农村互助养老站政府出资为全县年满60周岁以上城乡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和年满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险,并为全县敬老院老人办理综合责任险。西气东输于都分输站开口供气居民用气价格从每立方米4.35元下降到3.2元,企业用气价格从每立方米4.4元下降到2.9元,企业和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三是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完成8乡村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完成送戏下乡200余场次、农村电影公益放映5700余场次,长征源合唱团累计巡演540余场次,成功举办第十三届“长征之歌”合唱艺术节系列文化活动,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高。以赛激趣、以赛促训氛围日益浓厚,圆满承办了2021年全国“体校杯”男子组足球赛、全国青少年柔道锦标赛、省乒乓球冠军赛等重大赛事。在“新长征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滑轮)邀请赛36个单项中,我县夺得24个单项冠军。在赣州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团体总分第一名,江西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312铜,江西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中取得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三项第一名。

总的来看,在各项任务繁重交织、多重困难挑战叠加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为不易。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链条不全创新能力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仍然繁重。对此,我们将采取力措施,对标先进、精准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和于都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按照省、市、县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突出打好长征文化、时尚之都、富硒产业、体育融合四大品牌,加快建设富强美丽平安幸福于都,争当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预期目标

2022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5%左右,出口总额量稳质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完成计划(草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原则,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和我县四大品牌建设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工业倍增升级,不断壮大产业集群

强化产业支撑。围绕1+2+N”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中心工厂+卫星工厂”建设推进东隆服饰、安踏供应链、康意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纺织服装企业35个以上,打造国内一流的先进服装制造业基地力争业产值突破800亿元。不断做强光电电声产业,加快天键电声二期、5G电声信息科技园和5G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支持杭萧钢构、中民筑友等企业扩产增效,争创国家级园区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力争全业产值突破50亿元。

强化动力支撑。加快设计师空间建设提高FDC时尚产业综合体、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平台市场化运营能力。加快推进“头部企业”产能升级行动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促进“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规上营业收入达到350亿元以上深化与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和江西服装学院等高校合作,持续办好行业峰会、服博会等重大活动,指导服装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于都打造成为服装品牌孵化基地

强化要素支撑。积极推进园区“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完成第二轮扩区调区,推进园区土地、厂房清理盘算。做大园区平台支撑,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建成50万平方米以上。加大工业投融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入,加大对工业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加强企业用工宣传,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努力缓解企业“用工难”“用工荒”等问题。完善教育、医疗、路网等园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承载力。

(二)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围绕纺织服装、光电电声、绿色装配式建筑等重点产业,深入实施创新平台攻坚,建设和引进一批省级、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力争年内新增市级科创平台3个以上、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个以上。创建省级“赣南(于都)纺织服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大多基色纯LED照明技术等重点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增强科技创新动能。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进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于都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新动能主引擎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向“专特新、高精尖”发展,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以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省级“小巨人”或“单项冠军”企业2家以上。严格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扶持政策,逐步提高科技研发投入比例。

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归雁”工程,精准对接“人才计划”“双千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完善人才成长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专利发明奖励力度。加快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营造更加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

(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发展活力

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入推进18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实现政府权责“清单化”政策“透明化”、服务“标准化”。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作用落实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15条,开展“小鬼难缠”“中梗阻”问题专项治理,打造“雩快办”营商环境优质品牌。

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推动“赣服通”5.0版建设,建设全产业一链办专区,确保行政服务更便民、更利企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化改革,大幅压缩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时间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组建于都县卫生健康总院,落实分级诊疗,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快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建设

不断扩大北上南下成果。把握国家构建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契机用足用好28个省直单位专项出台支持于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争取更多试点示范事项落户于都,力争北上争资再上新台阶。紧盯大湾区、长三角、闽东南等重点区域,积极开展填空式、补位式、链条式招商,力争年内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20亿元项目6个以上。

(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四个不摘”和 5 年过渡期要求,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巩固脱贫攻坚“特惠”政策向乡村振兴“普惠”政策转变。强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结果运用,加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持续加大易地搬迁后扶、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创建特色产业帮扶示范基地,推动坚持预防性帮扶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增强脱贫户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促进乡镇经济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力争80%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过20万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0.5万亩以上、产量4.5亿斤以上,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岭下水库应急水源项目完成仓前灌区改造。新(改)造油茶6.9万亩以上,做优做强油茶等传统农业产业。稳定蔬菜、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全域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深入实施富硒+”战略,以培育“于都硒”品牌为主线,推动富硒蔬菜、富硒脐橙、富硒稻米、富硒茶叶、富硒鸡蛋等产业协同发展,建设提升富硒产业基地10万亩以上,培育富硒产业省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完成富硒产品商标注册5个以上、富硒农产品认证30个以上,建设于都县梓山-潭头市级高标准富硒产业园区,争创“硒资源变硒产业”先行示范区

推进秀美乡村建设。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振兴。推动162个“五美”乡村示范点市场化运营,实现“五美”乡村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整体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加快市级示范镇建设,完善乡镇圩镇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乡镇建设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整治高价彩礼、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农村陋习,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

(五)奋力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核心功能

提升中心城区生活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根据土地开发利用时序,调整完善2022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完善老城区和贡江新区道路建设,完成于山大道改造启动马子口河和渡江大道慢行系统建设推进岭背路、梧桐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连接线改线工程雩都河大桥、起元大桥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北门街、东门一路、红军街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对9个农贸市场实施标准化改造,新(改)建公厕10新增公共停车场20个,完成63既有住宅电梯安装。深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力争海绵城市建设比例达32%。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三城同创”,实施“八大专项整治”,建成“城市大脑”。

全面繁荣现代服务业。实施新一轮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重点打造万达广场、鹏泰百货、汇金广场等商贸聚集区。积极培育直播带货、时尚消费、智慧商圈、无人零售等消费新业态力争网络销售额增长15%以上做旺全域旅游,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建设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红军小镇、潭头社区、屏山景区、寒信古村落等景点,精心打造一批长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雩都古城和客家文化大观园等项目建设,建成运营《夜渡于都河》剧院、红色文化培训中心。加快推进金融中心项目建设,完成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加快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示范县创建步伐。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支持天键电声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翡俪文德完成股改。

(六)加快建设美丽于都,打造宜业宜居新城

启动碳达峰行动落实国家、省、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合理控制能耗总量,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开展全面清查整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能源、工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推动水泥有色、煤电等“两高”行业技改升级。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江西九丰能生物燃气碳中和项目建设。大力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启动实施新一轮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积极开展VOCs排查治理工作,提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强化水污染防治,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加快补齐城乡“两污”设施短板,完成马子口河水环境治理确保全县考核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水质。推进省级生态县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建抓严抓实松材线虫病防加强低质低效林改造。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加强建设用地管控修复,抓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重金属污染治理、崩岗治理和土壤修复。

实现生态价值转换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绿色银行”“湿地银行”建设,实现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万年青水泥厂等量迁建危废处理项目支持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生态+文旅”“生态+农业”“生态+制造业发展,提高企业能效水平,争创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

(七)全面提高民生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织密社会保障网。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00人以上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政策,关心关爱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第二批5所敬老院竣工入住和第三批6所敬老院开工建设。抓好优抚安置、英烈褒扬、双拥共建,依法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强化公租房管理,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题。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完成枫叶幼儿园、时代华府幼儿园、越州湾幼儿园、站前幼儿园、水南幼儿园、翡翠幼儿园、罗坑幼儿园等7个幼儿园建设,力争年内新增公办幼儿学位2250个以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站前中学、龙门中小学等项目建设,加快水南中学建设,完成水南小学建设,力争年内新增中小学学位1890个以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推进职业中专二期项目建设。继续落实教育“双减”政策,精心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深入推进体育融合发展,实施体育项目进校园。提升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完成中医院、皮防所、结防所搬迁,逐步在城区建设打造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心打造泌尿外科、口腔科、针灸康复科等一批重点学科,鼓励县级医院差异化特色发展、乡镇卫生院“一院一特色”发展,构建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管理精细、服务优良、全面辐射的医防融合新格局。落实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推动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全民健身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启动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新长征杯”赛事品牌,力争承办省级以上赛事30场以上。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提高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高标准建设农村“雪亮工程”、智慧安防小区,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高质量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八五”普法任务,扎实推进“法治于都”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全民反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县第二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下,认真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坚定不移把践行新思想作为根本遵循,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政治原则,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主线,积极履职尽责,争当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排头兵,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于都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21

2022预期增速

计划目标

完成情况

全县

全市

全省

地区生产总值

%

8.5以上

9.1

8.5左右

8左右

7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5.5左右

(同口径)

-2.7左右

10

(同口径)

5.8

6.5左右

5.5以上

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9左右

11.4

9左右

8.5以上

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

%

9.2左右

12.2

9.8左右

9.5左右

8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9.8左右

18.4

12.8左右

10以上

10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

%

7左右

7.6

7.5左右

7左右

6左右

出口总额

%

量稳质升

51.25

量稳质升

量稳质升

量稳质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2左右

8.8

8.2左右

8左右

7.5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左右

10.5

10.3左右

10左右

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上年=100

103左右

101.5

103左右

103左右

103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左右

4.2

5.5以内

5.5以内

5.5以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