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预案》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应对于都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关于修订印发赣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发〔2023〕18号)有关规定,我县组织开展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赣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赣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于都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都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出台预案。
二、《预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预案适用于赣县区区域内的暴雨(雪)、高温、干旱、雷电、大雾、台风、大风、寒潮、低温、冰雹、霜冻、冰冻、低温连阴雨、霾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
三、气象灾害发生前做了哪些应急准备?
一是县气象局进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并按照要求储备保障气象监测、预报及预警正常运行的备件、发电、通信等设备物资。
二是县人民政府要组织各有关单位储备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同时将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县财政局负责配合做好相关经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及时拨付气象防灾减灾资金。
三是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是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五是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终端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应急责任人通信信息库,保证预警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覆盖面。
四、气象灾害风险如何预防?
一是由县人民政府建立和完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建设智能协同的气象预报系统,发展气象预报关键技术,构建无缝隙智能数字预报产品体系,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预报水平。
二是县气象局加强会商分析和滚动预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延长预见期。
三是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要根据气象信息,开展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监测预报,开展气象条件对本行业的影响分析。
五、预警信号如何发布?
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的原则,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预警,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由县气象局负责制作并按预警级别发布。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制作和擅自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六、预警响应分为几类?
分为Ⅰ级(红色)预警、Ⅱ级(橙色)预警、Ⅲ级(黄色)预警、Ⅳ级(蓝色)预警四个等级,根据级别不同县指挥部各相关成员单位视情况安排工作,采取相关措施预防风险,县气象局加强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并根据等级不同决定信息公布频次以及对象。
七、应急处置如何进行?
当预报或监测到有气象灾害风险时,县气象局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报上一级气象主管部门。在重特大气象灾害期间,要向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时通报全县及气象灾害中重点区域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相关情况并上报。由县人民政府或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有关单位按照分工开展工作。
八、灾后工作如何开展?
应急响应终止后,由县气象局应继续做好气象灾害跟踪、监测、预报工作。对于特别重大、重大等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终止后,县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组织对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形成报告并在30个工作日内报县人民政府备案;较大和一般等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终止后,在10个工作日内报县指挥部办公室。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处置工作中的表现对个人或者单位进行奖惩。
九、新旧预案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新版预案根据于都县机构改革后的各部门职能调整的变化,重新修改、完善了各相关部门作为县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应对责任更加明确。
二是新版预案明确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五停”范围、标准、措施和步骤,提出要根据不同应急响应级别和气象灾害预警等级,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项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新版预案的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更便于操作,提高了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分主体明确预警后各相关单位应开展的行动,提出了分部门响应和分灾种响应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于都县气象局
2024年3月25日
政策解读渠道:于都县气象局0797-6211336
解读专员:于都县气象局气象台 钟彦来
于都县贡江镇濂溪路65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