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结果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县十六届人大

(十三)

三次会议文件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31日在于都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陈阳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于都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革故鼎新改作风,风雨无阻抓攻坚,争分夺秒抢进度,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气象。

一年来,我们奋起直追,大干快上,六大攻坚战圆满实现既定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211.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9.7%,增速比全市高2个百分点,列全市第5位,同比前移1位,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4.5:48.1:37.4调整为13.3:48.3:38.4,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连续跨越17亿、18亿、19亿台阶,达19.3亿元,增长14.2%,增速比全市高2.7个百分点,列全市第7位,同比前移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亿元,增长5.8%,增速比全市高4.9个百分点,列全市第2位,同比前移16位。固定资产投资达194.77亿元,增长15.4%,增速比全市高1.6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同比前移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5.27亿元,增长12.4%,增速比全市高0.1个百分点,列全市第6位,同比前移2位。实际利用外资达1.04亿美元,增长10%,增速与全市持平,列全市第3位,同比前移4位。

项目建设扩量提速。实施重点项目193个,已竣工项目106个,完成投资36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4%。北上争资43.3亿元,列全市第一;争取建设用地指标4171亩。南下招商项目102个,签约资金达176.59亿元,是上年的4.1倍,其中签约落户总部经济项目23个(含拟IPO上市①企业5家);完成出口总额1.37亿美元,增长14.2%。伊妮斯服饰、华强杭萧钢构、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刘奇省长率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暨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来县视察后,对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六大攻坚战工作列全市第一方阵,排第6位,比上年前移12位,是位次前移幅度最大的县,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对外影响明显提升。被列为全国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扶贫攻坚示范县、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医改工作列全国第五名、全省第一名,被评为全国健康扶贫示范县、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获评全国首批“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于都大盒柿、于都梾木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省健康扶贫“百日行动”现场推进会、全省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等会议在我县召开。成功承办四国男篮精英赛、全省龙舟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活动。

一年来,我们理清思路,重点发力,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聚焦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出台了“服装十条”②等专项扶持政策,102万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标准厂房基本建成,一批纺织服装企业实现“拎机入驻”;引进纺织服装类企业62户、国内外品牌165个,总投资10亿元的电商领军企业——广州汇美智能制造项目落地于都,海澜之家、布言布语等大品牌纷纷落户;于都纺织服装先后在深圳时装周、上海博览会和澳大利亚参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已达53户,全行业产值超300亿元。“一园三区”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宝矿路、珍珠路等一批园区道路建成通车。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④建成运行,“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6个,办结事项357件,为企业发放“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贷款8.63亿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天键电声等一大批企业增资扩股,以泰电子、烈日之光、海瑞密封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户,总户数达111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

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投资2.3亿元,启动了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17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创新试点项目进展顺利。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步提升。突出抓好蔬菜产业,在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的示范引领下,全县新增设施蔬菜1.2万亩,增幅居全市第一。脐橙、油茶两大农业主导产业迅速发展,扩种脐橙1.02万亩、油茶2.1万亩,高产油茶种植面积达26.2万亩,列全市第一。梾木果油、红心柚、肉牛、肉鸡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新增农民合作社325家、家庭农场49家。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1.09亿元,增长13.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0.1%。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盘古山矿山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家矿山公园,马脑寨景区等一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20亿元、170亿元,分别增长16.8%、21.4%。老年养老示范基地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基本建成,电子商务产业链不断延伸,新增家政服务等新兴业态企业70家、拍卖公司6家。

一年来,我们加大投入,办好实事,民生福祉获得新提升。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实现2281户10587人脱贫、7个贫困村退出。投入资金8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完成通组路建设235公里、通户路建设105.6万平方米、改水3.2万户、改厕3.12万户。339个行政村组建了“一村一品”农民合作社,共吸纳3.46万户贫困户入股。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8.55亿元。易地移民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进展顺利,956套农村保障房基本完工。发展就业扶贫车间41个,帮助5214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6.01万人次享受了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⑤更加牢固,贫困群众住院补偿比例达90%以上,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投入兜底保障资金1.88亿元,农村低保对象51358人、五保对象2895人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完成民生支出51亿元,5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7299元,增长9.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到9635元,增长12.5%。1681套保障性住房完成主体工程,2900户农村危房完成改造。乡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城镇新增就业521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30元、305元。县财政出资1009.7万元,为全县60周岁以上户籍在册人口购买了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为贫困群众免费开展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等惠民检查项目,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和50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免费开展了眼病普查,完成免费白内障手术2011例。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新增教师380人。创新教师培训机制,与浙江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省教学教材研究室加强“三方合作”,外派教师赴江浙名校跟岗学习,教师素养稳步提升。301所“一校一策”中小学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城西中小学、城北中小学、于都八中⑥等项目开工建设,站前小学、思源实验学校⑦投入使用,增加学位5040个,消除大班额迈出关键一步。长征源小学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稳居全市第一。新区人民医院、新区妇保院建设和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进展顺利,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166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深化与深圳华大基因合作,充分利用中日友好医院、南方医院、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等对接帮扶资源,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二孩政策有序实施。69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送戏下乡262场,长征源合唱团巡演30余场。我县第一部文化类丛书《印象·于都》出版发行。平安于都、法治于都建设深入推进。信访总量持续下降。食品药品、消防、交通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严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综治三项建设”⑧和“雪亮工程”⑨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加强。物价、农机、气象、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的发展。

一年来,我们协调推进,齐抓共管,城乡面貌实现新变化。

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启动了绿地系统及城市公共交通等18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老城区改造加快推进,完成了古田中路、乐都路等13条道路“白改黑”,打通了金汇路等一批断头路;启动了红军大道、长征大道等4条示范街建设和城区亮化美化工程;“3+X”棚户区改造完成27.6万平方米;贡江医院扩建和出水坞农贸市场、西郊农贸市场等一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贡江新区建设加快推进,振兴大道、于都大道、盘古大道全线通车,思源大道、川江路等主次干道启动建设,新城框架进一步拉开。体育中心、贡江南岸路堤景观工程(二期)等项目基本完工,“三合一”⑩、贡江新区搬迁安置统建房、“四馆一中心”⑪等项目有序推进。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于都东连接线工程有序推进,兴泉铁路建设进展顺利,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项目开工建设。11条县道升级改造⑫、14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⑬加快推进,重建通村公路257.8公里,拓宽乡村道185.2公里。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二期(于都段)支线工程、九丰能源、鑫盛石油等项目开工建设。67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速推进。110千伏银坑变电站等一批电力工程全面完工,完成农村低电压改造1.69万户。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整治年”活动深入推进。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市容环境整治考评列全市第一名。拆除违章棚亭11.74万平方米、违章建筑6.38万平方米。整治农村空心房776万平方米。农村建房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稳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初显成效。厦蓉、宁安高速沿线美丽示范带建设有序推进,打造了梓山潭头、银坑坪脑等15个美丽示范中心村示范点,创建美丽示范农户庭院1399户。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启动了中心城区“四尘三烟三气”⑭专项整治,城区空气质量保持稳定优良。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⑮管理,关停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134家,完成了9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整合资金2.77亿元,重点实施了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及山水林田湖草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继续实施封山育林战略,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改造低质低效林8.23万亩。9个乡镇获评省级生态乡镇,16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

一年来,我们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加快破题。出台了《关于推进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的意见》,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一区五园”⑯挂牌运行,承接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93项。获得了对口支援单位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争取并实施改革试点示范事项2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2项、市级2项。

政务服务改革纵深推进。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调整、暂停实施行政审批事项138项,取消合并、减少办理环节公共服务事项150项,整体压缩办理时限均达40%以上。启动了“最多一次办结”改革⑰。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一窗式”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4.5万件,办结率达100%。在全市首创移动审批新模式,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中介超市⑱正式运行,公开招投标制度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有序推进,2358项公共服务事项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其它改革稳步推进。国资公司组织架构逐步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较好地实现了“三医联动”。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新增个体工商户3468户、私营企业990户。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平台建成运行,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等改革加快推进。

在认真履职的同时,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改作风、提效率”活动,政府自身建设稳步加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们苦干实干,风雨兼程,共同见证了于都加快发展的铿锵步伐,共同收获了打赢六大攻坚战翻身仗的成功喜悦,共同开创了于都追赶跨越的崭新局面。成绩来之不易,历程难以忘怀,荣誉属于全县干部群众。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望365个日夜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保持定力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精准发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奋力开创新局面。必须担当实干不懈怠。压力越大,越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困难越多,越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任务越重,越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以优异成绩向人民交账。必须改革创新不停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正确方向、问题导向、为民取向,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不松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增进群众福祉,让于都百姓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赢得共享感。生动的实践证明:付出终有收获,坚持才会成功!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接续奋斗,于都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新动能培育不够;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集群要素还有待完善;脱贫攻坚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待增强,等等。对此,我们将勇于面对,认真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中全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加快实施《若干意见》,坚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坚决打好六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迈出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样板先行者的坚实步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总收入增长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利用内资、外资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忠诚履职,担当实干,奋发图强,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脱贫2.8万人、贫困村退出50个,为2019年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因贫施策效果。推进产业扶贫,按照“土地流转受益一批、资金入股分红一批、劳务务工增收一批、贷款贴息助力一批、五统一分联结一批、合作经营带动一批”的模式,加快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脱贫格局,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推进就业扶贫,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整合社会公益性岗位、引导园区就业、打造扶贫车间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增加稳定收入。推进搬迁扶贫,加快易地移民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建设,完成18个中心镇、中心村安置点建设,大力解决贫困户住有所居问题。推进教育扶贫,确保适龄学生义务教育无因贫辍学。推进健康扶贫,完善“四道保障线”,全面实行贫困群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一站式”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推进兜底扶贫,做好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同时,落实好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政策,做好城镇困难居民的生产生活保障工作,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把攻克深度贫困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设立深度贫困村专项扶持资金,对深度贫困村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生态等资源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加强社会帮扶,深化“百企帮百村”,力争每个深度贫困村均有1个企业结对帮扶。下足“绣花”功夫,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深度贫困村同步实现脱贫致富。

强化扶贫保障措施。健全县乡村三级扶贫责任体系和结对帮扶全覆盖机制,引导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接地气、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帮扶实效和群众满意度。加大涉农财政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坚持扶贫与扶志、扶勤、扶德、扶智并举,增强精准脱贫和防止返贫的内生动力。强化动态管理,健全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强化对退出贫困村、已脱贫户的跟踪检查,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活动,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二)全面完成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目标

力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40户;力争完成IPO股份制改造2家以上,完成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以上。

全力加快园区建设。按照“产城融合”理念,突出抓好智慧园区、纺织服装时尚小镇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力争新增工业用地5000亩以上。新增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以上,力争年度新入驻企业150户以上。完成上欧大道、罗坳工业小区主干道等路网建设。开工建设“双创公寓”⑳,完善功能设施,提高园区就学、就医、住房保障能力。

突出发展首位产业。突出发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开展“产业集群提升年”活动,扶持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着力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完善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水洗产业园、面辅料市场、服装学院、设计中心、检测中心、总部大楼等十大公共平台㉑建设。壮大总量规模,加快已引进62个纺织服装类项目的落地、开工及投产,力争新增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40户,全行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实施品牌战略,开展技能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深入实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加大企业招工力度,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向中高端迈进。规划建设绿色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大推广使用力度,大力培育绿色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发展。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农业。已开工的7.3万亩高标准农田争取在3月份完工,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7万亩左右,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创新试点项目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做大做强蔬菜首位产业,打造宁安、厦蓉高速沿线两条蔬菜产业带,每个乡镇新(扩)建500亩以上连片钢架大棚蔬菜基地,全县新增商品蔬菜2万亩;发展脐橙、油茶两大主导产业,新增脐橙1万亩、油茶1万亩,同步推进梾木果、红心柚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千万亿”农业产业集群㉒;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完善提升梓山万亩富晒蔬菜产业园,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发展蔬菜脱水加工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地理标志商标和生态原产地产品申报保护力度,打造绿色有机蔬菜供应基地,提升于都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建设美丽乡村。完成乡村全域规划和村庄规划体系编制工作。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完成225个非贫困村整村推进和5个示范中心村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健全农村建房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简化婚丧嫁娶仪式。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公益性墓地规划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活动,共建共享“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广泛组织农民创新创业、技术能手、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出台促进农民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农民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新增农民合作社120家、家庭农场80家。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跨江南拓、扩容提质”的思路,加大“北改南建”力度,着力打造以人为核心的宜居宜业城市。

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深入实施城市“双修”工程㉓,全面完成老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改造10条以上小街小巷,打通一批断头路;实施马子口河改造工程;完成2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科学布局并开工建设一批公共绿地、健身广场、幼儿园、停车场、农贸市场建设、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功能设施,加快补齐老城区功能短板。加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力度,把西汉古县历史文脉有机融合在城市风貌之中。

加大新城区建设力度。完成于都大道(二期)、思源大道、川江路等一批新区路网建设,不断优化新区路网。加快“四馆一中心”、汽车南站、贡江新区搬迁安置统建房等项目建设,启动于都大桥、上欧统建房等项目建设。完成“一江两岸”绿化亮化景观提升工程,加大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力度,推进贡江河道清洁工程和楂林河改造绿化提升工程,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全面参与”原则,举全县之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强化市容环境管理,充分发挥好“片长制”㉔作用,落实“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整治“脏、乱、差”攻坚行动,打好“消存量、控增量”查违拆违控违攻坚战,全力推动城市面貌焕新颜。

(五)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的发展理念,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推进旅游集散中心、梓山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加快长征源小镇、寒信峡民俗文化旅游区、盘古山国家矿山公园、马脑寨景区等项目建设,推进罗田岩森林公园等景区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以度假休闲、田园采摘、智慧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点,促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鼓励驻县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进“五个信贷通”发放工作。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组建金融专家服务团,筹建于都村镇银行,引进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进驻我县。积极防控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综合物流园、现代粮油产业(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推进服装服饰金融与电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中医养生、康复医疗等大健康产业。重点围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批研发、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批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业,推动新业态快速成长。

(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绿水青山。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坚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加快构建环境治理体系,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国家级地质矿山环境修复项目建设,完成治理面积35平方公里以上。加大祁禄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罗坳工业小区和禾丰、岭背、银坑等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实施封山育林战略,强化森林防火责任落实。

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坚持全民共治、源头治理,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抓好工业污染、施工扬尘、农业秸秆焚烧等污染防控工作,继续开展中心城区“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整治。推进水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力度。启动分期分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重金属污染物监管。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快破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开放合作,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对口支援、定点扶贫、对接帮扶单位的对接汇报,争取更高层次、更大力度的支持。配合完成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园区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勇于探索实践,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创新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园区与瑞兴于其他工业园区的分工合作、融合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㉕,基本实现所有行政审批“一站式”集中办结。深化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积极落实人才新政30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制度,做好环境税开征工作。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探索设立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探索成立国有资产股权投资公司。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城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执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大力推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规格举办一批纺织服装首位产业招商推介会、参展一批全国全球知名展销会,紧密对接国内外500强及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引进亿元项目30个以上,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以上。坚持招商与引智相结合,大力实施“于商回归”工程,推动人才、项目、资金回归。切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攻坚行动,确保竣工投产一批招商项目。

(八)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50件民生实事。完成1681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现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完成第一批12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剩余13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建设一批村级留守儿童帮扶中心。深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兴泉铁路(于都段)、绕城北线、于都东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加快G238(于都段)和13条县道升级改造,完成16座桥梁新(改)建,实施乡村道通达通畅工程,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启动城区饮用应急水源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河堤、大型山塘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开工建设220千伏葛坳输变电工程,完成110千伏罗坳凤凰、35千伏九曲岭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开工建设村级光伏扩面工程和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站,完成九丰能源、鑫盛石油、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二期(于都段)支线工程。积极引进5G网络建设,推动“百兆入户、千兆入楼”工程㉖。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完成301所“一校一策”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加快城西中小学、城北中小学、于都八中等学校建设,启动水南中学、上欧中小学㉗等学校建设,有效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力争高考取得新突破。提高健康保障水平,完成新区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新区妇保院、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加强公共卫生均等化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150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人才学科建设,深化与北大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南方医院、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华大基因等国内知名医院与机构的合作,推动县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快速协调发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于都、法治于都建设,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快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小型消防站建设,把好安全生产关、食品药品安全关。畅通信访渠道,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定理想信念。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继续发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㉙,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增强担当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弘扬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奉献精神,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挂图作战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强责问效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保持清正廉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审计监督和廉政监督,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于都发展的新篇章!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①IPO上市: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

②服装十条:指《于都县扶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2017-2020年)》,主要内容为纺织服装产业十条专项扶持政策,简称“于都纺织服装十条”。

③“一园三区”:“一园”指于都工业园区,“三区”指楂林工业小区、上欧工业小区和罗坳工业小区。

④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指集中、统一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综合协调服务的机构。

⑤“四道保障线”: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在此基础上,我县还增加了“健康暖心救助”保障。

⑥城西中小学:位于贡江镇永红村,占地面积约83.1亩,规划校舍面积约4.2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4200个,其中小学2700个、初中1500个。城北中小学:位于贡江镇濂溪路,占地面积约343亩,规划校舍面积约14.8万平方米,投资5.9亿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9360个,其中小学3060个、中学6300个。于都八中:位于县工业园,占地面积约152.6亩,规划校舍面积约11.7万平方米,投资3.7亿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5400个,其中初中2700个,高中2700个。

⑦站前小学:位于贡江镇古田村,占地面积约84亩,其中一期用地24亩,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投资约4000万元;二期新增用地60亩,规划校舍面积约2万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4320个。思源实验学校:位于贡江镇新地村,占地面积约84.1亩,规划校舍面积约3.7万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3000个,其中小学1200个,初中1800个。

⑧综治三项建设:指综治中心、综治网格化、综治信息化建设。

⑨“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⑩“三合一”:指于都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公共实训基地、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三个项目合而为一建设。

⑪“四馆一中心”:指城市规划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

⑫11条县道升级改造:均按三级公路建设,路基宽7.5米,水泥路面宽6.5米。4条县道已完工:仙下至澄江县道升级改造项目起点位于仙下圩,与省道银于线相交,终点位于段屋乡政府,路段长19.2公里,总投资5826万元,于2017年10月完工;高龙至黄麟县道升级改造项目起点位于宽田乡高陂圩,终点位于黄麟乡上关村,与323国道相交,路段长24.9公里,总投资9563万元,于2017年12月完工;利村至新陂县道升级改造项目起点位于利村乡利村圩,终点位于新陂乡新陂圩,路段长7.1公里,总投资2341万元,于2017年10月完工;县城至新陂县道升级改造项目起点位于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段为上欧大道,终点位于新陂乡新陂圩,路段长12.4公里,总投资3563万元,新陂乡段于2018年1月完工。7条县道升级改造正在推进:长潭至马安县道升级改造起点位于319国道,终点位于马安乡与仙下乡交界处,路段长7.1公里,总投资3792万元,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3月完工。沙心至万田县道升级改造起点位于沙心圩,终点位于沙心乡和瑞金市万田乡交界处,路段长3.66公里,总投资1804万元,预计2018年3月完工。车溪至段屋县道升级改造起点位于车溪圩,终点位于段屋圩,路段长5.9公里,总投资3760万元,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3月完工。荷树岽至于阳县道升级改造起点位于323国道,终点位于黄麟乡于阳圩,路段长5.6公里,总投资2755万元,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3月完工。谢坑至上排县道升级改造起点位于219省道,终点位于银坑镇上排村,路段长13.5公里,总投资8089万元,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9月完工。靖石至屏山牧场县道升级改造起点位于宁安高速公路靖石互通连接线,终点位于黄沙村,路段长4.6公里,总投资3400万元,于2017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7月完工。新陂至罗江县道升级改造起点位于新陂圩,终点位于罗江圩,路段长11.8公里,总投资6839万元,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7月完工。

⑬14座农村危桥改造:岭背镇上营桥、葛坳乡杨梅桥等2座桥已完工,梓山镇澄江桥、马安乡长潭桥、宽田乡新田桥、银坑镇里汾桥、沙心乡沙塘桥等5座桥已开工建设,车溪乡坝溪桥、葛坳乡潭布桥、黄麟乡思乡亭桥、宽田乡上丰园桥和桐树桥、仙下乡上方桥和乱石桥等7座桥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⑭“四尘三烟三气”:“四尘”指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三烟”指餐饮油烟、烧烤油烟、垃圾焚烧浓烟,“三气”指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及燃煤锅炉烟气。

⑮水资源“三条红线”:指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⑯“一区五园”:指为了推动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五县(市)园区一体化、融合化发展,决定推进瑞金国家级经开区整合兴国经开区、于都工业园、宁都工业园、石城工业园,实施“一区五园”管理模式推动试验区园区资源整合、品牌共用、政策共享,对于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将发挥积极作用。

⑰“最多一次办结”改革:指以“网上办公”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一次办结”目标。“最多一次办结”改革包括“一次不用跑”和“跑一次办结”两类事项,“一次不用跑”事项是指可以全流程网上办理的事项;“跑一次办结”事项是指只需要一次到窗口申请或取件的事项,包括即办事项,通过网上预审或受理、窗口领取证照或批文时核验材料的事项,以及其他可以通过简化优化流程变“跑多次”为“跑一次办结”的事项。

⑱中介超市:是各级政府公开选取中介机构购买服务的统一场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全国具有法定中介服务资质的中介机构开放入驻。

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⑳“双创公寓”:指人才公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企业管理、研发等人才量身打造的公寓。

㉑十大公共平台:指打造我县智造基地、设计中心、服装学院、人才公寓、总部大楼、检测中心、展销中心、面辅料市场、物流中心、水洗产业园等纺织服装产业十大公共平台。

㉒“千万亿”农业产业集群:指打造千头肉牛基地、千头生猪基地、万亩富硒蔬菜基地、万亩油茶基地及产值超5亿元的脐橙产业。

㉓城市“双修”工程: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㉔“片长制”:指将城区按主次干道路段划分为若干个片,由县领导带领职能部门负责片区责任路段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㉕“放管服”改革: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㉖“百兆入户、千兆入楼”工程:指光纤到户,用户带宽接入能力达到100兆比特每秒(Mbps);住宅小区带宽接入能力达到1000兆比特每秒(Mbps)。

㉗水南中学:位于贡江新区,占地面积约65亩,规划校舍面积约3.5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2700个。上欧中小学:位于上欧工业新区东侧,占地面积约87亩,规划校舍面积约4.6万平方米,投资1.6亿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4110个,其中小学2160个,初中1950个。

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㉙红船精神: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