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展规划

关于于都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访问量:

县十六届人大

          十四

次会议文件

 

关于于都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131于都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钟生春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下行压力较大的宏观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全县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顺利实现“十三五”蓝图愿景、决胜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完成212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6%,同比(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6%三次产业比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

——财政总收入完成19.3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7.7%,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4.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5.8%

——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94.77亿元,完成年初计划98.13%增长1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55.5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1.09%,增长13.2%

——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1.05亿美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54%,增长11.6%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37亿美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5.4%,增长14.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27299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3.21%,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9635元,完成年初计划的97.77%,增长12.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1.9%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1.工业产业实现量质齐升。一是首位产业聚集发力。台了《于都县扶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2017-2020年)》《于都县“个转企”工作实施方案》系列扶持政策。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全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已达53户,产值超300亿元。年内引进纺织服装类企业62户,国内外品牌165个。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总长13公里路网建设已基本完工,新规划6条道路已全面开工建设。工业污水管网一期二期已建设完成,三期工程也基本完成,园区污水收集率可达95%以上。采用“筑巢引凤”“园中建园”“量身定制”等方式建设了百万平米标准厂房。如伊妮斯、利都服饰年底投入生产。成功获批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三是工业项目建设有力推进。2017年,全县安排主攻工业重点项目30个,目前已开工项目27个,竣工项目16个,竣工率53.33%,完成年度投资12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率为117.74%

2.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一是全力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启动了覆盖22个乡镇的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功打造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新增银坑、禾丰2个千亩以上蔬菜基地,新增集中连片50亩以上蔬菜基地20全年新增合作社273家、家庭农场49家。二是农业产业扶贫不断深入。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结扶贫机制,全县农业产业覆盖带动了33831户贫困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2017年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奖补资金3042.82万元,惠及29012户贫困户。三是农业生产形势持续稳定2017年,全县完成水稻播种面积68万亩、油菜种植面积7.9万亩、花生种植面积6.8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完成生猪出栏49.52万头、生猪存栏26.7万头。完成家禽出笼87235百羽。完成水产养殖面积48966亩、水产品年总量30600吨。同时现代化仙下中心粮油库顺利建成,于都获批“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全省2个)。

3.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9家。一是旅游业蓬勃发展。“于都长征出发地”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红色旅游项目。长征源小镇与总投资10亿元的马脑寨景区开工建设。梓山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基本成型。雩山金溪湾度假村成功创评省3A级乡村旅游点。预计全年接待旅游人次441.49万人次,同比增长29.5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08亿元,同比增长34.97%。二是县域物流产业空间格局初步形成。鸿顺物流园区投入运营;综合物流园区、梓山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区和兴泉北站现代粮油产业物流园区等大型物流园区正在推进建设。三是城市商贸服务集聚区不断完善。以滨江汇金广场、红旗大道步行街、贡江新区综合体和圣世商贸综合体等为代表的商业集聚区初步形成。四是电子商务产业链不断延伸。全县村级服务站成交订单730.88万余笔,代购包裹数920.49万余件,线上交易金额达8.28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37.82亿元新增工商注册电子商务企业282家,新增微店16250家。

(二)重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实施六大攻坚战重点项目193个,开工项目185个,完成投资361.04亿元。全年北上争资争项完成49.3亿元10亿元的于都县振兴债券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争取建设用地指标4171亩、“增减挂”批准立项面积6313亩。全市首个装配式建材项目生产基地--华强杭萧钢构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九丰分布式能源项目鑫盛成品油库项目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加快实施。323国道绕城南线东延段工程和兴泉铁路顺利推进。8条老城区道路“白改黑”全面完成。西郊农贸市场和出水坞农贸市场投入使用。于都县盘古山仁风1.4兆瓦光伏扶贫地面电站建成并网发电,与中设国联签订了于都县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合作投资协议。

(三)外向型经济持续向好。充分发挥贫困县IPO“绿色通道”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开启了从政府“请进来”到企业主动“走进来”的华丽转身。今年全年完成南下招商项目达122个,增加10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超亿元项目16个、超10亿元项目1个;签约资金达268亿元,增长526%;签约落户九丰能源、天健电声、默言服饰等总部经济项目22个,其中拟IPO上市企业5家。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实现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出口总额预计实现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四)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一是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全年精简审批事项163项,整体压缩办理时限40%以上。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一窗式受理政务服务事项2.5万余件,办结率100%。在全市首创移动审批新模式,51个单位346项行政许可、300公共服务事项可通过手机APP完成网上审批。搭建了中介超市,公开招投标制度进一步完善。二是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实现破题。 承接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93项,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项目开工建设一园五区挂牌运行。三是其它改革稳步推进。“多规合一”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出创新创业活力,新增个体工商户3468户、私营企业990户。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纵深推进,组建了“1+3”医疗服务共同体,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实行梯度水价改革。

(五)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力度加大。争取了中央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资金1.58亿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成功列入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打好净空、净水和净土保卫战中心城区“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整治全面开展,城区空气质量得到保障。禾丰镇、岭背镇等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推进。封山育林投入改造资金8000万元,改造低质低效林8.23万亩。全面启动禁养区内的养殖区的养殖场关停或搬迁工作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

(六)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一是脱贫攻坚成绩喜人。全年实现7个贫困村退出、228110587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2%降为6.1%。完成通组路建设270.8公里、入户路硬化105.5万平方米、改水3.2万户、改厕6.46万户。上欧工业小区移民安置示范区(二期)进展顺利,956套保障房基本完工。18个乡镇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面开工,进展顺利。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更加稳固,贫困群众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95以上%。二是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25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加快推进。贫困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30元、305元。居民参保缴费全面推行银行代扣代缴,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技能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城镇新增就业5216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614人。三是科教文卫全面发展。烈日之光、以泰电子、天健电声、海瑞密封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站前小学、思源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新区人民医院、新区妇保院建设和县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进展顺利。1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和166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完成建设。全年组织送戏下乡262场,长征源合唱团开展活动演出30余场,《红军渡 长征源》被中宣部评为江西省优秀文艺作品。

2017年,全县经济增速虽趋于平稳,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活力逐步增强,民生得到改善,为全面迈入小康奠定了较好基础。这是县委审时度势、正确领导、高位推动的结果,也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质量仍然不高、人均水平仍然较低。二是重大项目带动作用不明显,消费需求不够旺盛。三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四是发展短板仍然存在,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第三产业等领域与人民群众美丽幸福新期待还有差距等。

二、2018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打好六大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继续打好六大攻坚战,实现社会经济增质提效,持之以恒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争当打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样板的先行者。

按照上述要求, 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增长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总收入增长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利用内资、外资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各项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工业基础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主攻工业、三年翻番战略,以政策落地助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重点抓好纺织服装产业综合体、返乡创业企业年产600万件品牌服装制造项目、纺织服装产业园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纺织服装学院、水洗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做好“筑巢引凤”文章。大力推进赢家服饰(赣州)有限公司总部上市及智能制造项目、赣州市龙源制衣有限公司服装及配套项目等技改扩能扩产项目大力夯实园区平台基础建设。重点抓好“个转企、小升规”企业进驻园区。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打造省循环化改造试点。优化交通路网,完成上欧大道、罗坳工业小区主干道园区公交站台等建设,解决园区人员出行不便的问题。完善功能设施,做好园区绿化、亮化工程新建上欧罗坳工业小区学校、医院等功能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大力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入企帮扶机制,完善企业帮扶机制,争取全面实现了帮扶双向全覆盖扩大“五个信贷通”服务范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额度,切实降低初创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个转企、小升规工作。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坚持农业产业扶贫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农业首位产业主导产业重点抓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力争全县新增商品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万亩、脐橙种植面积1万亩。力争全年新增农民合作社120家、家庭农场80家。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集约化利用。深化农村农业改革。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围绕做强做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发展蔬菜、畜禽、水产养殖等种养专业大户。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激发发展新活力

以建设重大项目、打造重大平台、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全面激发服务业发展新活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按照全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要求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谋划打造一条具有于都特点美食餐饮一条街。重点推动长征源小镇、马脑寨景区、寒信传统文化区、梓山田园综合体、游客集散中心、圣世商贸综合体建设福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结合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征组歌等持续创新文化演艺方式。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综合物流园、兴泉北站现代粮油产业物流园、梓山农副产品物流园、恒耀综合建材城二期、汽车大世界等商贸物流项目的建设步伐。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共享,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探索在健康养老领域实施公建民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快社会养老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步伐。推进电子商务和金融产业发展推进纺织服装综合体项目建设促进服务业和工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九丰能源、天键电声、赢家服饰、江钨集团、润鹏矿业等企业申报IPO上市,继续做好总部经济发展,积极支持方通长运、祥鑫服饰等企业“新三板”挂牌。积极鼓励县内企业登陆江西省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新四板,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发展。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速发动创新引擎,形成新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服装服饰、机械电子、绿色照明等产业,抓好科技创新“1122”工程,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推进园区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拓展延伸。深入推进返乡创业试点,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加快培育发展经济新动能。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持以赢家服饰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推进以天键电声、格特拉克为代表的矿业、机械电子、食品医药等产业实施技改提升向中高端升级。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积极申报军民融合项目引导资金,培育壮大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鼓励企业提高对科技创新点的投入,逐步改变全企业研发机构规模小、水平低,企业技术创新层次低的问题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40户。

(五)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发挥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瑞梅铁路、推进兴泉铁路(于都段)等重大路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并完成乡镇改造或新建水厂工程。加大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开工建设220千伏葛坳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110千伏罗坳凤凰、35千伏九曲岭输变电工程,完成2018年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构建220千伏供电主网“双电源、高可靠”格局;推进九丰分布式能源、鑫盛石油成品油库等项目建设完成省天然气管网银坑至岭背工程建设,启动乡镇天然气管网延伸工程建设。以新区路网建设、老城区道路升级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提质为重点,积极推进思源大道、贡江新区综合管廊、于都大桥、第八中学、城西小学、城北中小学、新区人民医院、妇保院(新区)、农贸市场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做好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启动水南中学、上欧中小学等一批城区学校建设,确保城西小学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加强公共卫生均等化建设完成剩余13所乡镇卫生院和150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快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网上信访”质量和效率,严打阻碍施工、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加大对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等严重扰乱、破坏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行业价格自律,净化市场环境。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

(六)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新格局

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服务事项移动审批创新力度切实做好住房有效供给和商改住工作,努力维护我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和推行PPPPSL等融资模式。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加快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扩大服务业开放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持续做好招大引强。紧紧围绕纺织服饰首位产业,瞄准纺织服饰产业国内外50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企业。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联动效应。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抓好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美丽江西于都样板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精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国家级地质矿山环境修复项目建设。加大祁禄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完成治理面积35平方公里以上加快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加大“四尘三烟三气”巡查整治力度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防止污染入河下水确保贡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III类以上。加强应急水源保护力度,加快应急水源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备用水源项目。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罗坳工业小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约谈制度,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建立健全环保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

各位代表,实现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拼搏,务实创新,为建设幸福于都而努力奋斗

 

 

 

 

 

附表:于都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17

2018

安排建议

增长%

计划

预计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00

9.3

212

9.6

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70.6

10

-

9

9.2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7.9

6

19.3

14.2

9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97.4

17

194.77

15.4

13.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4.9

11.5

55.5

13.2

12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0444

11

10428

11.6

10

出口总额

亿美元

12998

8

13700

14.2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450

9

27299

9.5

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855

12

9635

12.5

11.5

人口自然增长率

%

控制在8.5‰以内

控制在7.56‰以内

控制在8.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上年=100

控制在3%以内

1.9%

控制在3%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

%

控制在4.5%以内

控制在4.5%以内

控制在4.5%以内

 

 

 

 

 

 

 

 

 

 

 

 

 

 

 

 

 

 

 

 

 

 

 

 

 

 

                                                        

县十六届人大次会议秘书处            20181月印发

                                                                                     

                                   (共印8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