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文件 > 政策文件

于都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于都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于府发〔202224

于都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于都县“十四五”科技创新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

经研究同意,现将《于都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0月 10 


于都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十四五”是我国从“进入创新型国家”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承前启后的五年,也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和于都重要讲话精神,紧抓科技创新这一战略基点,开辟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五年。根据《于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精神,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聚焦科技创新赋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建设创新平台和载体,培育和集聚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我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省创新驱动“1122”工程和市创新驱动“2121工程”,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增强,基本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任务目标。

1.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赣发〔2016〕5号)和《关于赣州市促进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的若干措施》(赣市府办字2018〕29号)等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于都的实施意见》(于发〔2018〕3号)《于都县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方案》(于府办发〔2018〕3号)等政策文件,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从协同创新、梯次培育创新主体、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与交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方面补齐政策短板,构建了符合我县发展需要的创新政策体系,推动政府职能从科技管理向科技创新服务转变。

2.科技投入逐步增长,资金管理日益规范。我县将科技支出列为财政支出的重要考核指标,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足额安排资金预算,通过奖励、补助、贴息等多种方式,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2%以上。据统计,2016年全县共安排财政科技支出5473万元,同比增长20%;2017年安排10061万元,增长84%;2018年达到12961万元,增长29%;2019年安排了15006万元,增长15.8%,2020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15915万元,财政科技支出增幅及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处于全市前列。

为加强全县科技经费管理,落实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简化资金拨付程序、优化项目管理措施、强化绩效评价,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我县制定实施了《于都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对科技计划项目从组织、立项、实施与管理、监督检查和结题验收等环节作了明确要求,确保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取得实效,充分发挥了政府科技投入的作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项目实施完成后,认真落实县关于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有关要求,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抽调审计、财政、科技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合验收组,对10万元以上的县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进行联合验收。通过科技项目事前申报立项,事中实施管理,事后检查验收等措施,使企业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有关经费支出范围使用科技经费,强化了资金监管力度,提升了经费使用管理成效。

3.创新主体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实力凸显。我县构建了以独角兽、瞪羚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后备军的梯次培育体系,通过辅导培育、巩固提升、政策激励等措施,推动科技型企业不断壮大。“十三五”期末,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家,其中2020年就认定30家,年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38.6%。重点培育了天键电声、赢家时装两家龙头企业申报江西省瞪羚企业。

4.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驱动发展赋予新内涵。我县围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发展,支持企业自建研发平台,积极鼓励引导赢家时装、天键电声、煜明光电等企业申报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和载体8个为提升我县蔬菜产业的创新能力,强化蔬菜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我县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在北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市级院士工作站;国家粮食产业(功能稻米)技术创新中心在我县设立了研发示范基地,与赣南科学院合作创建的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创新中心获批组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天键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江西省健康声学工程研究中心。

5.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实现新跨越。2016-2020年,我县获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项目资金185万元;获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项目资金155万元;获市级以上奖补资金695.6万元。在第四届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提名活动中,我县中和光皮树开发有限公司获奖,参加了2020年“创客中国”赣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并获赣州赛区二等奖。赢家时装还申报了市级重大专项,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脉动智能制造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被评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省市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江西北陆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本地纺织服装企业挂牌“零突破”。我县“中心工厂+卫星工厂”模式逐渐成型,江西星都服装弹性供应链示范基地项目已试投产运营。北京服装学院于都培训中心成立,充分发挥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院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助推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升级。

6.专利技术迅速增长,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我县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深入企业宣传各项政策,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助力企业抗击疫情,全面复工复产,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2020年1—12月,新申请专利1507件(其中发明117件、实用新型736件、外观设计654件),同比增长34.8%;新授权专利数1236件(其中发明25件、实用新型596件、外观设计615件),同比增长73.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42件。天键电声还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了我县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零的突破。

7.人才引领势头强劲,智力汇聚注入新活力。近年来,我县围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发展,为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我县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与培育的政策措施。通过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柔性引进了一批科技人才,引导企业自主培育了一批技能型人才。目前全县现有工业技术职称人才55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24人;有农业技术职称人才15人,其中高级5人,中级4人。赢家时装1人被入选为国家级人才计划,3人被市认定为产业领军人才,2人被认定为市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提名奖)。

8.成果转化效果明显,科技创新落地见效。我县将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全县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事项来抓,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政府优先购买高新技术企业的终端产品等方式,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成功引进煜明光电公司,建立了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目前产品已在全县各学校推广应用。围绕蔬菜产业发展,积极与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赣南科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在品种选育、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方面加强了与赣南科学院、湖南农大的技术合作,特别是在富硒蔬菜基地中首次运用了LED植物补光灯技术,减少了蔬菜、水果的病虫害污染,提高了蔬菜产量与质量。此外,我县还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签定了“稀土发光材料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示范”合作协议。

(二)机遇与挑战

1.面临机遇

当前,我县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步入“十四五”,我国迎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今后五年,是我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我县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讲政治、促发展、保安全、惠民生、强作风,突出打好长征文化、时尚之都、富硒产业、体育融合“四大品牌”,着力建设富强、美丽、平安、幸福于都,争当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排头兵。

2.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方面取得的先发优势凸显,赢家时装、天键电声两家省级创新平台的组建和煜明光电院士成果转化基地的建成进一步夯实了科技创新平台基础,为创新型县建设增添了新动能。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赋能的新要求,我县科技工作还存在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短板。主要体现在:

1)科技投入不足。一是财政投入还有待加大。对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带动企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的成效不显著。二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投入是一个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单项分值最高的指标。全县2020年度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70余家,其中规上纺织服装企业达到107家,尽管近年来我县纺织服装首位产业研发水平、研发投入提升较快,但自主研发能力仍普遍较弱,研发投入相对来说仍较少。

2)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一是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县纺织服装产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赢家时装、脉动智能制造、兴雪莱服饰等龙头企业智能制造已在全省领先,但代加工企业仍然较多没有研发机构,没有专门的研发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助推企业发展支撑作用有待提升。是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领域不广、深度不够。总体来看,我县缺少大平台、大项目的支撑,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能力不足,在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共建创新平台方面偏弱,需要我们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为契机,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研合作,争取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在于都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和创新平台分支机构。

3)人才培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人才经费投入上还有待加强,有的企业只注重操作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引进培育,且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研发投入也较少,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虽然我县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也要求企业有研发团队和研发投入,但总体来说,全县多数企业均存在人才紧缺的困难,企业创新发展后劲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新进展,在科技体制机制上实现深层次改革,在科技合作上实现有效突破,推动科技发展迈上新台阶,逐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赣州、于都的重要讲话以及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政治引领、创新驱动、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兴赣富民”工作思路,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抓手,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建成省级创新型县做好科技文章,为于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排头兵,建设“富强美丽平安幸福于都”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突出优势,把握重点。充分发挥我县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和短板,力争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具有发展优势的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着力提升创新能力,点燃科技动能,挺起工业脊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为我县打好长征文化、时尚之都、富硒产业、体育融合“四大品牌”展现科技担当。

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把握开放、创新新趋势,坚持市场导向,放眼全国和全省配置创新要素和资源,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破科技创新壁垒,以更广的视野谋划和推动我县自主创新,积极融入赣州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当中去,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整体效能。

(三)发展目标

围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和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富硒蔬菜、梾木果油、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企业创新升级瓶颈问题。到2025年,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优势特色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内影响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格局趋于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建设成为省级创新型县。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光皮梾木果油、富硒产品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打造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链,在重点领域形成技术竞争优势。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

产业核心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

多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加速集聚。2025年,引进和培养5名(个)以上市级产业领军人才或团队。发展4家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市级以上众创空间。

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围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深入推进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建设。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4个,推进现有市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利用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主动融入赣州科技大市场,加快建立线上与线下互动、互补、互联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技术交易合同达3.5亿元以上。

创新体制机制更为完善。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科技创新共享网络愈发开放,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

专栏1  于都县“十四五”期间科技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序号

科技发展指标

2020年

2025年目标

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收入之比(%)

0.95

1.5

2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0.89

2

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28.2

40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

30

50

4

高新技术企业(家)

45

70

5

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7

100

6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亿元)

2.6

3.5

7

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个)

5

9

8

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家)

2

6

9

市级以上产业领军人才(个)

3

8

(四)总体布局

按照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全县“十四五”规划,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多节点创新发展新格局。实施科技创新“123”发展战略,即明确一个总体定位、聚焦两大核心要素、实施三大创新工程。

明确一个总体定位。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成省级创新型县,为于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排头兵、建设“富强美丽平安幸福于都”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聚焦两大核心要素。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一批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现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提质增效”,努力争创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

实施三大创新工程。一是实施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工程,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科技创新主体,积极发挥创新主体的源动力。二是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围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富硒产品、花卉等产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经济发展。三是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有自主创新成果的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为我县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三、重点领域和方向

(一)发展壮大纺织服装首位产业

把握世界流行趋势,按照“品牌全球化、产品定制化”的发展方向及“品牌企业+订单+中心工厂+卫星工厂+销售中心(展销厅)”模式,融入文化创意元素,构建新型供应链,采用“量质并举”“品牌发展”战略,重点推动纺织服装首位产业时尚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围绕“双碳”背景下牛仔产业面临的形式,开展牛仔产品“无水”制造先进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针对牛仔全产业链的绿色制造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培育主导产品竞争优势。引导企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的应用。推广应用纺织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质量控制与执行系统,推进具有自动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端智能装备的产业化应用。推进吊挂系统、智能物流包装、智能机器人、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争取把我县打造成为“国内国际高端纺织服装‘数据协同、小单快反’的优质弹性供应链智能制造基地”,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区。

专栏2  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智能机器人。

纺织服装研究技术:重点开发品牌服装、鞋帽、箱包、家纺针织等多种类产品,车用座椅内饰面料、安全气囊纤维及面料、多功能篷盖材料、功能性防护服装等工业纺织品。

纺织服装管理系统技术:重点开发自动化传输系统、智能物流系统、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5G+物联网的纺织服装产业协同智联平台建设:围绕我县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发展,以新一代5G技术为技术支持,协同打造“横向打通,纵向穿透”的一体化平台,重点通过5G+物联网接入平台及大数据中台为核心,实现物联数据及各类系统数据的统一接入、管理及分析决策,并通过电商+网络直播的方式实现C端的互联网化改造,最终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协同的产业协同新模式。

(二)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

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主导产业突出、错位协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围绕家庭及户外智能音响、健康声学等领域,优化产业合理布局,完善产业链关联配套。支持企业进行微型麦克风、蓝牙耳机、主动式3D眼镜等与消费电子整机产业配套的关键器件、专用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大接插件及机内外连接线、新型传感器、微机电传感器、开关片式元器件、新型机电组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光纤电缆、精密结构件等领域技术创新力度。

专栏3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健康声学电子:重点发展音箱、耳机、喇叭、收音机、录音机等配套音响产品,支持企业进行微型麦克风、蓝牙耳机、主动式3D眼镜等与消费电子整机产业配套的关键器件、专用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电子元器件:支持围绕接插件及机内外连接线、新型传感器、微机电传感器、围绕工业自动化环境下的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开关片式元器件、新型机电组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光纤电缆、精密结构件等开展技术研究。

智能设备:以智能小家电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小家电。培育发展节能智能型和网络化家用、商用电器及创新智能家居新模式。

(三)积极培育新型建材制造业

重点发展梁柱重钢结构部件和组合轻钢结构部件、装配化集成式设备与管线部品、装配化集成式装饰装修部品及新型建材配件技术创新。围绕房屋建筑类预制部件,发展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

专栏4  新型建材制造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钢结构新型建材:围绕重大工程需要的高性能钢铁材料,开展T型钢、槽钢、工字钢以及板、管、线型材、大型构件等产品研究。支持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集成管线、集成吊顶、集成墙面等内装部品和ALC墙板、FR复合保温墙板等开展技术创新。

(四)推动富硒产业创新发展

重点围绕富硒蔬菜、脐橙、有机茶叶、水稻、水果等板块,建设一批富硒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申请注册“于都天然富硒”公共区域品牌,大力培育“富硒蔬菜”“富硒绿茶”“富硒水稻”等一批富硒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

专栏5  富硒产品重点领域

富硒蔬菜种植技术:支持富硒蔬菜育苗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富硒蔬菜,开展病虫害防治、高效栽培、富硒蔬菜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

富硒水稻技术:优质香稻、优质不育系、香型优质杂交稻和食味佳、米质优、低镉的水稻新品种培育;杂交稻新组合高产制种;高产优质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

富硒脐橙培育与加工技术: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优良新品种选育;高效规范化栽培及病虫绿色高效综合防控;优化包装优质鲜果、果糖、脐橙肉罐头等加工产品以及营养果蔬混合饮品、鲜榨果汁饮料、冷藏果汁饮料等;脐橙规模化养护、高效采集、自动化、智能化分选加工技术。

(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为加快美丽于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6  绿色低碳重点领域

低碳水泥:着力于利用江西省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低碳水泥,研究多元固废复合活化技术;研究多元固废协同效应的少熟料水泥体系;研究多元固废制备低碳水泥的生产工艺;研究低碳水泥的水化作用机理;研究低碳水泥碳排放计算方法及评价体系。

节能降碳控制器:研究在控制器内置5G能源物联网模组,主动、快速地向计量装置或用能设备下达动态节能方案指令,帮助用能单位在正常生产目标实现过程中,灵活完成节能降碳指标;研究回收节能降碳方案执行的效果效能反馈,在控制器内实现节能降碳算法的自主深度学习,不断优化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模式。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创新资源更多向企业集聚,推动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企业流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各类技术创新联合体,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视同利润的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积极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领域,强化资本市场对接,将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成以独角兽(潜在、种子)、瞪羚(潜在)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

2.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落实企业研发活动优惠政策,扩大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应用,探索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制度。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发展独角兽瞪羚企业,发挥大型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传统民营企业嫁接创新资源,运用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向新业态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3.继续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和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探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认定和扶持制度,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培育一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推动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高技术企业通过上市、对外并购、重组整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70家以上。

(二)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1.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掌握核心竞争力。围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和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及蔬菜、脐橙、光皮梾木果油、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核心共性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创新经济。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以上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抢占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制高点。

2.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手段,植入创新元素大力开发高端产品,提高传统产业技术附加值,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以建设国际国内高端纺织服装“数据协同、小单快反”的优质弹性供应链智能制造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服装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以绿色、低碳、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重点推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整体素质提高。

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基础,重点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集中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技术产品,以核心企业或主导产业为基点,促进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4.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5G智能终端以及物联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优先发展科技外包服务、文化创意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智能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物流信息整合及过程优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立一批媒体融合、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应用示范平台;借助高新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水平,开发高附加值创意产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培育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创意服务产业。

(三)提升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能力有效衔接

1.强化智慧农业服务。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主要产业智慧管理与服务,研发智能感知、模型模拟、智能控制,以及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及软硬件产品,建立数据标准、数据接入与服务、软硬件接口等标准规范,构建农业主要产业动态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开发面向农产品产销对接、农副产品质量追溯等业务的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模式、新业态。优先选择富硒蔬菜、富硒粮油、畜禽等农业优势产业,引进大数据企业,建设农业和脐橙大数据平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遥感、5G等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大力构建现代智慧农业发展模式。

2.完善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集成与示范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农民专业组织为依托、科技特派员服务站为中介的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积极申报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科技计划项目,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和农村科技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改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园区企业聚集度,拓展园区规模,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3.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将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村延伸到园区和企业,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引导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服务我县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打造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升级版”,发挥科技特派员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主攻工业和服务业的生力军作用,助力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以省、市科技特派员服务我县主导产业发展为契机,形成省、市、县科技特派员服务我县工业、农业、服务业全覆盖。

4.构建支撑社会发展的技术体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和资源高效开发循环利用等领域的应用示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大力开展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和老龄化,以及中医药、生物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领域技术、成果推广,在医疗卫生领域夯实成果转化基础。围绕平安于都建设需求,加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控、社会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推出一批应用成果,提高公共安全体系化防控能力和水平。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智慧城市科技创新步伐,推进新型建材发展创新,加强特色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保护的重大科技创新及应用示范,加强质量标准化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

(四)实施创新平台载体提升工程

1.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培育工作体系,做好新型研发机构统计、监测和评估,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动态调整,不断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贯彻落实《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办法》《江西省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5)》,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促进国内外高校和院所落户于都,大力支持科研机构与我县企业开展对接与合作,引进共建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引领性的新型研发机构。政府在规划供地、股权激励等关键节点对新型研发机构予以支持,着力打造高端研发机构。到2025年,新建2家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打造1家以上高端研发机构。

2.启动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重点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上挖掘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赢家时装、天键电声、北陆服饰、圣通电子、海瑞密封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每年重点培育1-2家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建一批市级平台,围绕我县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产业,部署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提升市级创新平台管理水平和覆盖面,“十四五”期间力争每年新组建市级创新平台1-2个。

3.着力发展一批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创客文化进学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品牌性创客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业。实施创客专项计划,支持创业人才、项目及平台。组建众创空间联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支持企业员工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部署构建新经济创业场景,加快建设数字技术、人工智能、5G、无人系统等前沿技术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建设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智慧家居等创新场景,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开放交通、医疗、政务等社会治理公共数据,为新经济创业提供新平台、新要素。到2025年,培育4家市级以上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五)培育多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1.引进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做到靶向引才、精准育才。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引才引智体系。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人才计划,深入实施院士后备人选支持计划、省“双千计划”、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等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实施“于才回归”工程,鼓励于都籍优秀人才通过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馈等方式回乡创新创业。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推进人才、项目、资金、平台一体化配置。重点引进和培养5名(个)以上市级以上产业领军人才或团队。

2.加快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坚持每年培育于都“十大工匠”,实施技能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培训共同发展,开展校(院)企联合培养试点,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构建高端创新人才与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举办多层次、各类型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示范带动全县规上企业积极申报专利,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消零”行动,着力提升专利数量和质量。加快推进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加大对专利申请的支持力度,重点资助发明专利申请、向国(境)外申请专利。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支持企业建立专利工作交流站,完善专利权质押投融资机制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

2.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健全县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和执法条件建设。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查制度与预警机制,对重大建设、技术改造、转让、引进等重大经济活动进行知识产权分析与评估,提高研发起点,避免重复研究、盲目引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失。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分工负责、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强化部门间的横向协调合作,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定期沟通和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和信息共享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和纠纷快速反应有效处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假冒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3.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在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中培育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强化科技计划项目发明创造导向,完善科技奖励发明专利导向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发明创造水平和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加强质量标准化科技创新,加快重大产业、公益性、基础性等技术标准研制和科技创新。

(七)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营造更加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科技管理体系、科技决策机制持续优化,建立健全科技项目、资金组织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更加弹性包容的创新技术准入监管制度和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实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项目经费。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审和绩效评估体系,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项目评审和评估的科学性,实行关键节点“里程碑”式管理,优化项目验收工作流程。完善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加强科技伦理监管。

2.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机制。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树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不把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承担县、市、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确定的限制性条件。实施有利于科研人员创新的绩效激励机制,加大对核心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建立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实行项目负责人承诺制,取消预算编制、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自主使用,项目验收无需经费审计报告。

(八)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全面激发公民创新活力

1.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以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为主,全面提升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水平。全面推进校内青少年科技教育,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整合校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动员和组织科技专家、教育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广泛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建立科普场馆和学校课程衔接、联动的有效机制,扩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渠道和机会。到2025年,力争构建适应青少年科学需求、符合现代科技教育发展规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体系。

2.加强全民科普教育。建立特色科普展馆、举办科普大讲堂、科普展览、“全国科普日”、科教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等活动,建立科普信息化推广方式,组织科普知识竞赛、创新大赛等,重点推动实施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加强领导干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育,营造全社会讲、学、用、竞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全面科学素质。

(九)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

1.完善技术转移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好省、市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技术集成与应用转化;落实技术、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申报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引导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向我县企业转移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积极鼓励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2.建设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聚焦我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提速发展、民生领域提质增效的科技需求,进一步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园区的合作力度,联合实施科研合作攻关项目,共建“科创飞地”、开放式创新平台,力争将我县相关产业纳入赣粤科技合作试验区范畴,努力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提升我县创新发展水平。

3.打造大湾区产业协同创新高地。主动对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和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设,以推进于都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业等重点产业,引进、设立大湾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于都分中心等科技转化载体,探索共同建设集研发机构、高端人才、创投资本、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创新孵化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积极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与全市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专栏8  “十四五”期间拟实施的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项目

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1.基于5G+物联网的服装产业协同智联平台建设

围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发展,以新一代5G技术为技术支持,协同打造“横向打通,纵向穿透”的一体化平台,重点通过5G+物联网接入平台及大数据中台为核心,打造产研一体化的新模式。

2.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围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赢家时装、兴雪莱服饰、煜明光电、天键电声、圣通电子等企业为龙头,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现有的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3.江西省纺织服装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赢家时装、兴雪莱服饰、脉动智能制造等纺织服装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引导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组建省级纺织服装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专项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煜明光电等企业为项目实施龙头企业,引进、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在我县落地转化,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专项。

5.富硒农产品新品种引进及示范推广项目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视察时提出的“一定要把富硒品牌打好”的殷殷嘱托,以我县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脐橙等产业龙头企业为项目实施主体,充分利用赣南科学院的人才、技术等优势,以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创新中心为平台支撑,在我县实施富硒农产品新品种引进及示范推广项目,积极向省科技厅申报省级农业重大专项。   

五、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职能,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十四五”时期主攻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总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一)强化组织领导

结合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成立由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科技创新赋能行动领导小组,负责重大项目推进和重大问题协调等工作,建立统一、高效、畅通的协调推进机制。构筑科技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生态,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组织保障。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监测评估,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结合全县科技与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充实完善。

(二)加强创新政策保障

按照国家、省、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细化相关创新政策落地的措施,特别是根据《赣州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我县科技创新政策。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普惠性政策的落实力度,扩大政策享受覆盖面,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创新红利。

(三)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一是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综合运用资金资助、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切实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持续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及政策扶持机制,县财政统筹安排相关科技专项资金,用于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开展重大研发攻关、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确保促进研发投入“扩面提标”。县科技、统计、财政、税务、工信等部门联合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动态信息监测机制,对企业每月填报研发情况进行跟踪调度。

(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加大宣传创新政策,增强企业创新意识,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良好环境,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构建诚信科研环境。不断丰富创新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企业家文化,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效益充分显现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