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府办发〔2025〕14号
于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于都县2025年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驻县)有关单位: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于都县2025年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3月27日
于都县2025年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推动全县粮食生产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和增效益,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以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为目标,以“五良融合”(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为抓手,推动粮食生产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转型,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与农民持续增收。完成粮食播面75.96万亩、产量24.2万吨。其中主粮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建设4.5万亩高标准农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推广农业生产“大运营”服务模式面积达20万亩,水稻生产全环节托管面积超2万亩。
二、工作措施
(一)聚焦“良种”强根基、提动力
1.加速良种示范推广。发挥良种“芯片”作用,聚焦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突破性品种,优化筛选机制,通过“田间观摩会+现场测产验收”直观验证良种增产潜力,配套发布区域性主推品种目录。因地制宜有效衔接种植茬口,合理搭配“稻稻油”“稻油”种植模式品种组合,集中推广1个~2个粮油优质品种。
2.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和品质双提升行动,推广“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统防统治”全链条高产模式。按照“集中连片、梯次推进”原则,开展百亩田、千亩方建设,建立20个以上百亩田、5个以上千亩方,打造一批“吨粮田”“高产片”,辐射带动粮食单产提高10公斤以上。
3.严格种子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类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围绕春耕备耕春管、夏种夏管关键时间节点,深入农资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场所,开展种子质量抽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种子等违法行为,确保用种安全,维护农民权益。
(二)建设“良田”固根本、夯基础
4.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终身追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加大对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禁在重污染耕地上种植粮食等食用作物。
5.坚决遏制耕地抛荒。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压紧压实遏制耕地抛荒属地责任,因地施策推进恢复种植。实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对弃耕抛荒超过1年的,暂停该承包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统一流转抛荒地给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耕种。
6.建优用好高标农田。以“建管并重、提质增效”为目标,按照“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管护要求,落实管护责任、经费和人员,深化数字化管护改革,推行“田管家平台+工程保险”管护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长效管护深度融合。推广“乡村主建、农民主体”模式,有序开展“先建后补”试点,推进“小田变大田”宜机化改造,促进规模化种植。
7.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拓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快任头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推进灌区渠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衔接,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稳步提升灌溉面积。加强水利设施运维,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三)升级“良机”增效益、提效能
8.推广应用新型农机。聚焦丘陵山区机械化关键薄弱环节,结合农事生产、季节转换等关键节点,大力推广运用新机具、新技术,打造一批现代化、智能化、无人化应用场景。持续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强化机械化育秧中心、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粮油烘干中心运营管理,引导服务主体安装北斗作业监测仪,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9.培养农机技术人才。开展插秧机和烘干机操作技术培训,力争培育“既会使用、也会修理”的全能型农机手20名以上。组织1次以上农机新技术演示和插秧机驾驶比赛,通过以演带训、以赛促训提高农机手多方面技术操作水平,激发农户对先进农机的需求和应用热情。适时开展农机跨区作业调度,有效解决机具闲置浪费问题。
(四)推广“良法”蓄潜能、激活力
10.积极培育种植大户。持续“外引内培”,通过召开种粮大户座谈会、“以大户引大户”等方式,全面宣讲强农惠农政策,招引更多的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种粮主体,引进和培育50亩以上种粮主体1000户以上,种植面积占比达75%以上。发挥大户规模生产优势,推进“大户带小户”,带动小农户种粮增收。
11.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成运营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六统一”模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机械服务、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统一产品销售),开展数字农业体系建设,提供遥感巡田、农业气象等服务,提升水稻优质化率。推广应用水肥药精准管理、自动虫情测报灯、智能植保、无人巡检运输等技术装备。
12.深化农业生产运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试点面积,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农机等要素配置,加强农业生产统一运营,拓展农业生产全过程全链条托管服务。加快培育具有农业综合服务能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集采、农技、购销等全链条服务转变,培育1家以上服务规模5000亩次以上的全链条大型综合服务组织。
13.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树牢“抗灾夺丰收”理念,坚持防灾减灾救灾三位一体,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行动。强化防灾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农民科学应对洪涝、干旱、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加强农情调度、核实与上报,抓实稻瘟病、稻飞虱、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积极向上争取救灾物资和资金。
(五)完善“良制”强保障、促长效
14.优化粮油扶持政策。大力推广“稻稻油”种植模式,优化双季稻种植和冬季油菜种植奖补政策。严格遵循“谁种粮、谁受益”原则,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财农信贷通”等惠农信贷及粮食生产信贷支持,提升信贷质效。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15.落实落细农业保险。落实落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切实提升承保及时性、准确性,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理赔时效性和精准性,简化理赔流程,精简索赔材料,建立小额赔案快处快赔通道,提供便捷高效的理赔服务。从严监督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现场抽查,采取政府部门随机抽查和第三方机构抽样核查等现场抽查工作机制,督促承保机构提升合规经营。强化监督检查结果运用,纳入对保险机构的绩效评价等考核事项,并与承保机构服务资格和遴选评分等挂钩。
16.打造富硒粮油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一批富硒、绿色、有机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构建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于都富硒大米品牌。推动本地粮食生产基地申报加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供深”菜篮子基地及“深圳农场”。组织参加展示展销、产销对接活动,支持优质粮油产品认定“圳品”品牌。加强与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合作,推动于都富硒大米融入大湾区市场,实现品牌升级与市场拓展。
17.严管涉粮奖补资金。结合农村“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村集体合作社、“旱改水”、村干部兜底、大户整村承包经营等种植的核查,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跟踪监督。加强涉粮奖补资金管理,建立负面清单,杜绝应付式、套取奖补式种植,对管理不善导致病虫害严重、长势差、产量低的田块不予奖补,及时防范粮食生产舆情风险。
18.畅通粮食流通渠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入市,统筹抓好粮食政策性与市场化收购,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持续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构建高效集成的粮食流通枢纽。围绕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加工等环节,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保障粮农合法权益。
三、工作要求
1.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层层压实属地责任。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粮食生产第一责任人,驻村领导为所驻村具体责任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县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抓好一个1000亩以上早稻生产高产基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抓好一个500亩以上的早稻生产高产基地。
2.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全面开展乡、村耕地和粮食面积任务匹配度调查,精准分解下达早中晚稻和旱粮生产任务,确保种植任务合理落实。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提前合理规划种植布局。建立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台账,并将乡村早稻、中稻、晚稻及旱粮台账报县农业农村局备案(样表见附件2)。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台账系统推广运用力度,高质量完成数据填报工作。
3.强化督查考核力度。将粮食生产纳入乡(镇)年度综合考核,总结各乡(镇)的先进做法,加大粮食生产综合绩效考核分值权重。组织粮食生产综合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在粮食生产关键节点开展督促指导。对任务落实不到位的,视情况由县委、县政府进行通报、约谈。
附件:1.2025年于都县粮食生产任务分配表
2.2025年于都县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台账
于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校对人:王文晖 2025年3月27日印发
附件1
2025年于都县粮食生产任务分配表
乡(镇) |
粮食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水稻 |
薯类、豆类、玉米等其它粮食作物 |
||||||||||
水稻小计 |
1.早稻 |
2.中稻 |
3.晚稻 |
旱粮合计 |
其中大豆 |
|||||||||
播种面积 |
产量 |
播种面积 |
产量 |
播种面积 |
产量 |
播种面积 |
产量 |
播种面积 |
产量 |
播种面积 |
产量 |
|||
亩 |
吨 |
亩 |
吨 |
亩 |
吨 |
亩 |
吨 |
亩 |
吨 |
亩 |
吨 |
亩 |
吨 |
|
于都县 |
759600 |
242000 |
619400 |
213400 |
234300 |
75000 |
144000 |
52000 |
241100 |
86400 |
140200 |
28600 |
35000 |
6200 |
贡江镇 |
20002 |
6299 |
13807 |
4842 |
6100 |
2062 |
1430 |
500 |
6277 |
2280 |
6195 |
1457 |
1300 |
230 |
铁山垅镇 |
11245 |
3407 |
9245 |
3142 |
3400 |
1025 |
2345 |
850 |
3500 |
1267 |
2000 |
265 |
507 |
90 |
盘古山镇 |
21902 |
6973 |
17749 |
6166 |
6700 |
2210 |
4155 |
1526 |
6894 |
2430 |
4153 |
807 |
1037 |
184 |
禾丰镇 |
39123 |
12246 |
32523 |
11093 |
12300 |
3938 |
7566 |
2700 |
12657 |
4455 |
6600 |
1153 |
1736 |
303 |
祁禄山镇 |
15271 |
4660 |
12933 |
4362 |
4900 |
1525 |
2991 |
1071 |
5042 |
1766 |
2338 |
298 |
658 |
115 |
梓山镇 |
52638 |
16764 |
42373 |
14541 |
15500 |
5024 |
10923 |
3677 |
15950 |
5840 |
10265 |
2223 |
2490 |
480 |
银坑镇 |
61526 |
19749 |
50017 |
17182 |
18800 |
6198 |
11872 |
4264 |
19345 |
6720 |
11509 |
2567 |
2895 |
505 |
岭背镇 |
57085 |
18103 |
48031 |
16405 |
18400 |
5879 |
10697 |
3826 |
18934 |
6700 |
9054 |
1698 |
2501 |
430 |
罗坳镇 |
39570 |
12487 |
32312 |
11265 |
12100 |
3900 |
7761 |
2830 |
12451 |
4535 |
7258 |
1222 |
1790 |
350 |
罗江乡 |
30065 |
9632 |
25165 |
8604 |
9600 |
3164 |
5687 |
1990 |
9878 |
3450 |
4900 |
1028 |
1287 |
240 |
小溪乡 |
23251 |
7334 |
19483 |
6724 |
7400 |
2345 |
4468 |
1642 |
7615 |
2737 |
3768 |
610 |
1025 |
182 |
利村乡 |
26083 |
8451 |
22125 |
7559 |
8500 |
2684 |
4878 |
1775 |
8747 |
3100 |
3958 |
892 |
1109 |
192 |
新陂乡 |
19201 |
6167 |
15116 |
5320 |
5500 |
1735 |
3956 |
1420 |
5660 |
2165 |
4085 |
847 |
885 |
155 |
靖石乡 |
31109 |
10187 |
25488 |
8894 |
9800 |
3081 |
5604 |
2100 |
10084 |
3713 |
5621 |
1293 |
1451 |
262 |
黄麟乡 |
38817 |
12473 |
32617 |
11255 |
12500 |
3944 |
7254 |
2700 |
12863 |
4611 |
6200 |
1218 |
1677 |
297 |
沙心乡 |
11896 |
3856 |
9871 |
3366 |
3500 |
1145 |
2769 |
933 |
3602 |
1288 |
2025 |
490 |
551 |
97 |
宽田乡 |
41188 |
13095 |
33488 |
11455 |
12400 |
3944 |
8328 |
3001 |
12760 |
4510 |
7700 |
1640 |
1896 |
290 |
葛坳乡 |
61011 |
19403 |
49718 |
17193 |
18800 |
5937 |
11573 |
4300 |
19345 |
6956 |
11293 |
2210 |
2795 |
494 |
桥头乡 |
15251 |
4850 |
12245 |
4236 |
4500 |
1434 |
3114 |
1080 |
4631 |
1722 |
3006 |
614 |
701 |
124 |
马安乡 |
19728 |
6264 |
16015 |
5506 |
6600 |
2091 |
2624 |
1010 |
6791 |
2405 |
3713 |
758 |
976 |
173 |
仙下乡 |
60907 |
19591 |
49807 |
17113 |
18800 |
5928 |
11662 |
4285 |
19345 |
6900 |
11100 |
2478 |
2794 |
495 |
车溪乡 |
37928 |
12119 |
30728 |
10674 |
11600 |
3714 |
7192 |
2700 |
11936 |
4260 |
7200 |
1445 |
1760 |
304 |
段屋乡 |
24803 |
7890 |
18544 |
6503 |
6600 |
2093 |
5151 |
1820 |
6793 |
2590 |
6259 |
1387 |
1179 |
208 |
附件2
2025年于都县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台账 |
|||||||||||||||||||||
乡(镇)人民政府(盖章) |
|
|
|
|
|
|
单位:亩 |
|
|||||||||||||
村名称 |
耕地 |
粮食总播种面积 |
水稻 |
薯类、豆类、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 |
具体 |
||||||||||||||||
水稻小计 |
1.早稻 |
2.中稻 |
3.晚稻 |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面积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面积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面积 |
其中: 大豆任务 面积 |
其中: 大豆已种植面积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签名: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签名: 月 日
备注:早稻和已种植旱粮台账5月15日前上报;中稻和已种植旱粮台账7月15日前上报;晚稻和已种植旱粮台账9月15日前上报。已种植旱粮指截至填报时累计种植面积。 2025年于都县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台账 |
|||||||||||||||||||||||
村委会(盖章) |
|
|
|
|
|
|
|
单位:亩 |
|
||||||||||||||
农户 (合作社、公司)名称 |
手机号码 |
耕地 (农户确权或流转经营面积) |
粮食总播种面积 |
水稻 |
薯类、豆类、玉米等 其他粮食作物 |
具体 |
|||||||||||||||||
水稻小计 |
1.早稻 |
2.中稻 |
3.晚稻 |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任务 面积 |
已种植 |
其中: 大豆任务 面积 |
其中: 大豆已种植面积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村小组1 |
农户1 |
|
|
|
|
|
|
|
|
|
|
|
|
|
|
|
|
|
|||||
农户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村小组2 |
农户1 |
|
|
|
|
|
|
|
|
|
|
|
|
|
|
|
|
|
|||||
农户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签名: 村委会负责人签名: 月 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