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学习强国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2-09-18 08:50:39

一江秋水凭鱼跃,十里香樟话振兴。金秋时节,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山峰村画卷长铺、游人如织……

山峰村地处于都县梓山镇西北部,距梓山圩镇4.7公里、县城13公里,地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一百八十余亩的香樟林沿河绵延十余里,是赣南地区最大规模樟树群。1934年10月,红一军团从山峰坝渡河出发,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近年来,山峰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好路子。2019年,山峰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2021年被列为省级红色名村。山峰村党支部荣获全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称号。

建设美丽新家园

烈日下,在当年红一军团长征出发的山峰坝渡口,工程车来回穿梭,新建的出发广场已渐显雏形。

“为了提升村容村貌,村里可没少花心思。”山峰村民理事会会长温志华告诉记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方便,几乎每家每户都存在乱搭乱建的情形,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去年年初,山峰村被列为梓山镇“五美”乡村示范建设点。村干部林晔带头拆除了自己家20米长的围墙和30多平方米的厨房。如今,宽敞的水泥路绕村而过,村里还把林晔闲置的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餐馆。“环境好了,每个月还有1500元的租金进账,这日子怎么过怎么舒坦。”林晔乐呵呵地说。

“做好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工作,抓好党员示范引领,倾听民声民愿,吸纳意见建议。”山峰村党支部书记林明辉介绍说,山峰村以“党员带头拆”推动“群众自愿拆”,该村集中拆除破旧闲置房屋、围墙、铁皮棚60余处;以“党员带头捐”推动“群众自愿捐”,共筹集建设资金37万元;以“党员带头干”推动“群众参与干”,顺利推进“五美”乡村示范点、长征步道、长征主题公园和三级公路等项目建设,仅2个月时间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闯出全村致富路

走进李勇华的养蚕大棚,只见他正和几个工人一道将熟蚕收集后,逐一放到蔟具上,为蚕宝宝接下来的吐丝营茧做准备。

今年51岁的李勇华是一名有着31年党龄的退役军人。2021年,在外搞工艺安装的他回到家乡,看到山峰村蕴含着无限商机,当即承包了180亩沙地,种上了桑树,搞起了丝蚕养殖,给10多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年纪大了,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还有2000多块钱。”59岁的村民易桂芬说。

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机制,带动农户参与种养殖产业,山峰村种植油菜800余亩、大豆690亩,桑蚕种养殖180亩;支部书记带头、160余户村民参与入股的村集体食堂——栖园食堂顺利开办。入股镇党委筹资注册的穗丰农业有限公司,山峰坝红糖等土特产品销售前景广阔。“山峰村环境好、生态优,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的月收入至少在3万元以上。”栖园食堂负责人喜笑颜开。

林明辉告诉记者,艺术创作与培训基地群贤阁建成后,书法、摄影、美术、作家、志愿者等协会纷纷入驻山峰村,各大协会定期举办写生、书法、诗词创作等活动,为山峰村的乡村游引流提质,带动餐饮、民宿和土特产品消费。2021年,山峰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47.25万元,预计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可突破100万元。

树立文明新风尚

“1934年10月16日傍晚,红一军团从铜锣湾抵达山峰坝,为了不让敌人发现,19800多人的队伍躲进了甘蔗地里。红军不毁坏群众的一草一物,他们睡在干燥的甘蔗叶子上面,等到后半夜才从山峰坝渡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在村史馆内,讲解员正为游客绘声绘色讲述当年中央红军集结出发长征的故事。

林明辉介绍,近年来,山峰村深耕本土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建设长征源平安驿站,打造《出发》红色剧本杀,把村情、红一军团夜宿甘蔗地等红色故事搬进村史馆,把村史馆建设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主体、传播平台,成为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主阵地,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十一”期间,村史馆接待游客3000余人。

突出抓好“三个阵地”建设,山峰村依托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6个;新建村史馆、长征源平安驿站、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文化活动室等场所,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打造志愿者之家,成立50余人的保洁员和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卫生保洁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家园“一时美”成为“长久美”。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林明辉说,眼下,山峰村正着手引进第三方企业,打造集红培基地、体验式采摘、吃住游乐购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园,让山峰乡村游“火”起来,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来源:学习强国)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