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换安心营商更赢商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4-11-01 09:40:58

于都县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

企业开办全程网办“0.5天”、零成本,开办环节由7个合为1个,申请材料由30个减至7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实现惠企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为362家企业兑现惠企资金9068.57万元……近年来,于都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舒心安心的安商环境,全县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聚焦效能提升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以前需要到市里办理特种设备注销登记,往返路途耗时耗力。现在在县里就能办,既节省时间,也降低了成本。为这样的营商环境点赞!”贝斯特快速电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直接关系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发展信心。近年来,于都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全面推行新一轮“市县同权”改革。聚焦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办事需求,承接“市县同权”事项69项,通过规范审批流程、优化窗口服务、加强审管联动、开展广泛宣传等措施,持续提升承接能力,实现“同一事项、同等权限、同质服务”,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一次办、高效办。今年以来,共办理“市县同权”业务2623余件,为企业群众节约办事成本26万余元,获得了办事企业群众的广泛好评。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项目“批前清单”并一次性告知企业,已为200余个项目提供个性化批前服务。进一步梳理从立项到开工涉及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审批环节由多个压缩为1个,报告编制资料共享率提高60%,编制时间缩短40%,全事项审批承诺时限由原来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为企业节约报告编制费用达30%以上,全力推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助力项目尽快开工落地。

积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等“一件事”改革项目实施后,实现从“多部门、多窗口、多平台、多次跑动”到“一部门、一窗口、一平台、一次办结”的显著转变。今年以来,已成功办理“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992件,“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440件。同时,该县还推出了“企业变更”免费换刻公章的惠民政策,已为73家企业提供“企业变更”免费换刻公章服务。

聚焦市场监管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以前,我们最头痛的就是有关单位对我们企业重复频繁的检查,曾经最多时一天要迎接几拨检查组人员。自从有了企业‘安静生产期’的规定和‘入企需扫码’制度,现在的检查频次大大减少了,这非常有利于我们企业把更多精力用在经营发展上。”豪阜服饰(赣州)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的张厂长满意地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于都县围绕经营主体需求,推出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企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巧用信用监管“运算四法”,实现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联合检查事项占比、信用修复告知率和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满意度“四个百分百”,低风险经营主体“无事不扰”实现率达到99.21%,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划定“保护期”“安静生产期”,在1710家规上企业、园区企业全覆盖设立行政检查监测点,真正做到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深入实施“信用+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行“有温度的执法”,实现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有效结合。将21个执法领域的300余项执法事项纳入包容审慎执法事项清单,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对经营主体实行包容免罚,推动企业“轻装前行”。对符合规定情形的首次轻微违法、轻微失信行为采取行政指导、责令改正等方式引导规范经营,做到“应免尽免”“应减尽减”。今年以来,共办理减免案件3.9万件,减免金额620余万元。

聚焦助企纾困打造舒心安心的营商环境

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是于都县的纺织龙头企业,目前已自主研发搭建智能5G+慧纺云纺纱优化平台,实现产品信息可追溯,是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的关键链条。前不久,企业在细纱车间新上线了单锭控制系统,纱锭上的棉纱一旦“断纱”,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企业数字化生产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于都县的支持和帮助。据了解,为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改造,于都县帮助企业争取到省市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协调通信部门,解决了网络信号不稳定等问题。

数字化改造完成后,卫棉的产品优良率提高到90%以上,能耗则相应减少了30%。企业看得见的变化和受益,对其他企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据了解,今年以来,于都县拿出1亿多元对开展数字化改造、进行设备更换等项目的企业进行奖补。

用贴心换安心。近年来,于都县坚持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提升服务水平,广泛开展暖企惠企助企服务活动,不断提高为企纾困的“含金量”。

深入开展安商服务工作,出台了《于都县2024年安商服务工作方案》,组建17支安商服务工作队,共98家安商服务单位精准安商服务279家企业,建立“1+4”组团安商服务,即为企业提供“1名县领导+1家服务单位+1个金融机构+1名网格长+1名网格员”组团安商服务,实行网格化精准服务。从增资扩股、用工需求、申报专项、技改辅导等要素保障方面着手,深入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助力县内重点企业增产增效,实现老树发新芽,为赢家(赣州)时装、兴雪莱等民营纺织服装企业争取转型升级、自主研发等各类奖补资金3149万余元。

深入推进银企对接合作,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供给。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担保增信作用,撬动银行信贷支持,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1-9月,发放“五个信贷通”6.73亿元。积极开展金融专家服务团活动,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达成新发放贷款13户9600万元。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档案,积极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接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的“普惠易融”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准匹配银行信贷产品,提交贷款申请。今年以来,通过“普惠易融”平台申请贷款已授信163笔,授信金额5936万元,“跨越式”提升了银企“速配”效率。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