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于都 > 于都人文

于都人民真好

来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1-04-13 18:56:23

1934年10月中旬,8万6千余名红军将士集结在于都河畔,为了使红军能顺利渡河,中革军委要求在近百里的于都河上架设多座浮桥。一时间,于都人民汇集起800余条大小船只,成千上万的木料、门板奉献出来供红军架设浮桥。

县城东门有户姓曾的老爷爷,儿子参加了红军,儿媳生孩子刚满月,他将家里所有的门板扛去架桥又将自己睡的床板贡献了出来,在地上铺了禾草,上面垫上草,就地而眠。10月13日,曾大爷听说架桥工地上缺门板,回来跟儿媳商量,儿媳为难地说:“哪里还有门板?各家各户都捐出去了。”曾大爷一听:“是啊,可是—现在情况紧急,红军就等着这几块门板铺桥呢!”曾大爷为找门板急得团团转。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对儿媳说:“呃,我看呐,不如将给我准备的那副棺木拆了,给红军送去?”儿媳一听,着急地说:“不行不行,老爷子呃,你走路都摇摇摆摆,万一……”儿媳背转身去,偷偷地抹泪。曾大爷看出了儿媳的心思,笑着说:“你是怕我死了没法埋?哎呀,用张草将我裹了,往黄土里一埋,不就归仙了?”说着,从屋角拿出了一把斧头,儿媳惊诧地问:“干什么,老爷子?”

“砸棺!”曾大爷握着斧头“咚咚咚”地朝放棺木的地方走去。

儿媳见大爷果真要砸棺,急忙扑上前去,声嘶力竭地喊道:“不,老爷子,你不能这么干!”说时迟,那时快,她扑在棺木上,用身体护住棺木,哀求道:“要砸,你就往我身上砸吧。”曾大爷高举斧头的手落了下来,他叹了口气,给儿媳说起了自己的辛酸家史。

原来,曾大爷一家靠打鱼为生,红军未来之前,终日以船为家飘泊在于都河上,受尽了渔霸劣绅的欺压。1929年,朱毛红军从井冈山来到于都,建立了于都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共产党带领泥腿子斗地主分田地,曾大爷一家才分到一间房子,二亩多地,日子逐渐好了起来。曾大爷的儿子还娶了媳妇,成了家。半年前,红军扩红,曾大爷的儿子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曾大爷语重心长地说:“好儿媳,难得你有这片孝心,现在,我们把棺木捐出去,稍后的日子,我们攒足了钱再买,现在红军是火烧眉毛等着这几块板救急啊!”儿媳听大爷说得有道理,继而一想,又担心地问:“我们将棺材板送去架桥红军会不会嫌?”曾大爷说:“嫌什么,按我们客家人的规矩送棺材又送官又送财,送给红军这是大好事嘛!”说得儿媳也忍不住笑了。她见拗不过大爷,只好帮忙将棺木拆了,两人高高兴兴将寿木送到架桥工地。

正在架桥的工兵连长知道了此事后,向前来工地视察的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汇报,周副主席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作者:刘光沛)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